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台湾的儒学教育(1683-1895)

发布时间:2017-10-16 15:41

  本文关键词:清代台湾的儒学教育(1683-1895)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台湾 儒学教育


【摘要】:清代是台湾儒学教育的发展期,经过二百多年的培育,台湾的官学、书院、乡学逐步创建,儒学教育机构遍布台湾各地,被称为“东道之传”的朱子学成为此期间的主流思想。清政府通过儒学教育,逐步淡化反清复明思想,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缓和满族统治者和广大汉族人民的矛盾,推动了清代台湾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抵抗列强的侵略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儒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得到复兴并与程朱理学融合,通过儒学教育,成为台湾人民建设台湾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对台湾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努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清代台湾各类学校和书院的创置,沿革以及相关的管理体系,着重研究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特征,进而探讨清代台湾儒学教育对台湾社会的影响。通过这一研究,能够准确全面地展现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及其区域性特征,认识儒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理解台湾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与大陆文化的一致性,为深入研究清代教育史以及台湾地区的文化发展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清代 台湾 儒学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8
  • 绪论8-12
  • 一、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10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10-11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1-12
  • 第一章 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建制12-36
  • 第一节 清代台湾的文教政策12-16
  • 一、清代文教政策的主要内涵12-14
  • 二、清代文教政策在台湾的实施14-16
  • 第二节 清代台湾的府县儒学16-25
  • 一、台湾府县儒学的创办及沿革16-21
  • 二、清朝对台湾府县儒学的管理21-22
  • 三、台湾考选实施概况22-25
  • 第三节 清代台湾的书院25-32
  • 一、台湾书院的发展概况25-26
  • 二、台湾书院的机构设置和教学管理26-30
  • 三、几所重要书院的概况30-32
  • 第四节 清代台湾的乡学32-36
  • 一、私塾32-33
  • 二、社学33-34
  • 三、义学34-36
  • 第二章 台湾儒学教育的特征36-60
  • 第一节 程朱理学的兴起36-42
  • 一、兴起的背景36-37
  • 二、陈tx对程朱理学的倡导37-40
  • 三、蔡世远对台湾儒学教育的影响40-42
  • 第二节 普及与提高42-50
  • 一、蓝鼎元对台湾普及儒学教育的建议42-44
  • 二、台湾儒学教育水平提高的表现44-50
  • 第三节 独尊与兼容50-60
  • 一、朱子学贯穿清代台湾儒学的教育始终50-51
  • 二、隐存于清代的明郑儒学思想51-52
  • 三、鸦片战争后台湾经世实学的兴起52-60
  • 第三章 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影响60-64
  • 第一节 对政治的影响60-61
  • 第二节 对经济的影响61-62
  • 第三节 对文化的影响62-64
  • 结论64-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2-74
  • 致谢74-76
  • 个人简历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韵旋;;清代台湾客番互动对族群心理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2 ;墨家学派的创立者墨子[J];党的建设;2010年11期

3 杨继光;;《台湾中部碑文集成》校读札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李丽莉;;两晋南朝的国子学课程初探[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5 王志华;戈广安;;儒家思想之于企业文化建设面面观[J];大家;2011年17期

6 董广伟;;《三国志》“德”命题论略[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熊崧策;;刘铭传:盐枭出身的台湾近代化之父[J];文史参考;2011年10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孔昭;;清代台湾史研究回顾[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佳;;角色扮演与榜样塑造——清代台湾列女群体的地域差异[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黄书光;;儒家德育范式的理论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范鹏;;再论儒学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肖林榕;;清代台湾医林人物[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6 刘正刚;刘文霞;;槟榔与清代台湾乡村民众生活[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晓望;;儒学与宋代福建的地方官[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蒋维锬;;清代台湾官员推崇妈祖信仰探析[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杨齐福;;移民与清代台湾科举制度[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10 黄腾华;;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碑刻述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清代台湾的镇江籍官员[N];镇江日报;2010年

2 陈忠纯 周翔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清代台湾史研究简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郭美兰;清代台湾地震频发[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记者 吕路阳;在榕高校将首次引入儒学课程[N];福州日报;2010年

5 刘一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儒学是宗教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我国清代台湾的慈善事业(三)[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国风;台湾的开发(下)[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8 安靖如 (美国);理解“中国文化的崛起”[N];人民日报;2010年

9 陆蔚;明代云南的儒学传播[N];云南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俊;传承儒学有助解决现代问题[N];深圳特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李学娟;两汉教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世宏;知识,传承与教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遐功;明清台湾二层行溪流域汉人移垦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周惊涛;海洋史视野下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8 侯俊云;雍正朝东南海疆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刘炜;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新宇;清代台湾的地方治理[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尊旺;清代台湾理番政策初探(1683—1874)[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智;试论明朝政府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儒学教育的政策措施[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张敏;台湾士绅与清代台湾海防[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梅;清末新政与儒学的衰亡[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庆华;清代采风民族志中台湾“熟番”的社会文化[D];厦门大学;2009年

7 甘伯顺;清代台湾的社会教育[D];暨南大学;2009年

8 纪志霞;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张小聪;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黄氏银;论越南李朝儒学教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3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43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