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业发展述论
本文关键词:江苏茶业发展述论
【摘要】:江苏茶业历史悠久,名茶辈出,地位突出。史料证明,早在三国时期,江苏茶业即已产生。两晋南北朝时,随着饮茶风俗的兴盛,江苏茶业得到相应发展,茶区从江南拓展到江北少数地区。唐宋时期,江南茶区成为东南新兴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所产阳羡茶作为唐代最著名的名茶,受到热烈追捧而入贡,并一直持续千余年。同时,茶区也相应推广到江苏最北面的海州一带。元代江南茶区仍然受到官府重视,地位重要。明代,散茶兴起,江南茶区对中国散茶生产和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影响。由于战乱等影响,晚清时期江苏茶业已趋不振。入民国后,江苏茶业曾一度有所恢复,但最终并未摆脱衰落的命运。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
【关键词】: 江苏 茶业 发展 历史
【分类号】:F426.82;K207
【正文快照】: 江苏是中国享有盛誉的古茶区之一,茶业历史悠久,历史上诞生了不少闻名遐迩的名茶。目前,全省有26个县市产茶,分江北、江南二大茶区。江南茶区主要分布于苏州郊区及吴县、常熟市、张家港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京市所属各县市。江北茶区主要分布于扬州市郊区、邗江、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德臣;《茶经》“晋安王”考略[J];中国茶叶;2004年02期
2 陶德臣;;宋代十三山场六榷货务考述[J];中国茶叶;2006年02期
3 朱自振;;中国茶业历史概略[J];农业考古;1991年04期
4 陶德臣;;沧海桑田虎丘茶[J];农业考古;1996年04期
5 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正误三则[J];中国农史;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何朝晖;;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陶智;;中古汉语词义琐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黑维强;;论古代契约文书的文献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徐建国;;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9 苏全有;;有关清末财政问题的两点思考[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10 陶德臣;;清至民国时期茶叶消费主体的新变化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程禹文;;从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看阮元的办学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黄书光;;明清之际价值观念批判与儒家教化范式的变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9 封越健;;明代漕船管理述略[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陶德臣;;张之洞对近代中国茶业的贡献[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7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世玉;中国茶园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驰;明代徽州茶业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会会;清代顺康雍时期殿试策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亚宁;茶叶中主要特征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情况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自振;;茶的起源时间和地区[J];茶叶;1982年03期
2 史念书;茶业的起源和传播[J];中国农史;198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方福;曹小路;彭双秋;聂芳;;论新时期我市茶业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J];贵州茶叶;2003年04期
2 Elke Bach,Ernst Cleve,Eckhard Schollmeyer;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J];印染;2003年03期
3 权衡;防水透湿织物及其加工技术[J];印染;2004年04期
4 孟庆午;木工机械发展简史[J];木工机床;2004年01期
5 蒋荣祺;韩志诚;;中国涂布加工纸的现状及展望[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6 胡兆君;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茶业发展[J];中国茶叶加工;2001年02期
7 汪玲;;汉派服装如何走出低谷[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11期
8 ;清香型白酒发展的一点思考[J];酿酒;2008年05期
9 胡海潮;营销创新是白酒企业发展的关键[J];酿酒科技;2003年03期
10 包建丰;;浅谈宣传发动在发展茶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茶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宝强;;中国保健食品发展的进程及展望[A];21世纪人类食品面临的新问题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任怀燕;赵传山;;铜版原纸的质量要求浅析[A];’2009(第十七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军;;湖南发展绿色食品初探[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高鹏;;烟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迎春;;浅谈烟草行业电子商务[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明;许树银;;学习新昌经验 推动湖北香料烟二次崛起[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赛君;郑宏发;常硕其;黄怀生;袁英芳;黄仲先;;加强名优绿茶生产技术研发 促进湖南茶叶稳定发展[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开吉;苏文强;;造纸助留助滤剂的新发展[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喜良;鲁战会;;食品工业中的农业问题初探[A];北京食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9年
10 陈芳;;从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谈未来北京的有机食品产业[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田记者站 杨远帆;古田茶业“内外兼修”渡难关[N];闽东日报;2010年
2 记者杨晓晶;湖南茶业强势进京[N];中国食品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吉晶;中档茶,宁波茶业突破方向[N];宁波日报;2010年
4 陈赛 伍崇岳;湖南茶业总产值达160亿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5 通讯员 钱鑫;印度产茶业开始受全球变暖影响[N];中国气象报;2011年
6 孙吕平 李继平;北京华联投资黄山茶业[N];黄山日报;2011年
7 道真站记者 倪宇杨;一个边贫县的茶业创新路[N];遵义日报;2011年
8 章文;2011国际茶业大会值得全球茶人期待[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玉珍 通讯员 李海水 吴清远;茶乡将“飞”出茶业本科生[N];泉州晚报;2011年
10 YMG记者 姜乾 尹浩洋 通讯员 杨丽晖;烟台茶叶如何成“茶业”[N];烟台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所云霞;高级时装历史与发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2 黄景辉;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与对策建议[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文琳;中国现代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的启示与发展[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宋明姝;发展我国生态纺织品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顾韵芬;金代女真族民族服饰文化和发展[D];苏州大学;2006年
6 张玲;中国珠宝首饰家族企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王锦;加入WTO后江苏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8 曹文华;宣城市烟草生产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胡珂;西安市珠宝首饰市场历史、现状与发展策略[D];西北大学;2005年
10 陈玉明;湖南省服饰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1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0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