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故事思维”的探索——评吴光明的《故事思维——文化沉思录》

发布时间:2017-10-31 15:14

  本文关键词:“故事思维”的探索——评吴光明的《故事思维——文化沉思录》


  更多相关文章: 跨文化互动 故事思维 活的智慧


【摘要】:近代以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构成了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理解之谜,逮至今日,这一自我理解的难题仍然在两个方向上摇摆不定:要么停留在西方概念的阴影里;要么以与西方概念决绝的姿态而播弄传统术语已。吴光明以其在"身体思维—具体思维—故事思维"方面孤往而又卓绝的探索,可以看作彻底打开这一谜面的睿智之士。借助"故事思维"这一理解逻辑,传统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理解,并能以与西方传统相比肩的方式进入世界文化的对话中。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跨文化互动 故事思维 活的智慧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吴光明(Kuang-ming Wu,1933—),生于中国台湾,早年赴美求学,后长期任教于美国多所大学,终生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致力于中西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常以跨文化互动者的身份自我标示。具体而论,其研究在于开豁中国式思维的世界性意义,在刚刚完成的一大本的《故事思维———文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黄振地;;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尹慧峰;;论康德的对象概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高盈;;哲学与科学关系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温晓莉;;论法律虚拟与法律拟制之区别——法哲学的时代变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8 李龙波;;论康德“理性”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刘凤娟;;康德“物自身”概念解读[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吴衣丰;杨晶;;康德“范畴先验演绎”再解读[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张云;余源培;;论杜威的教育哲学及其意义[A];“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任春强;刘秦闰;;论A版演绎中的想象力[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汪公文;;法律传统的研究方法及其当下的任务[A];中华法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9 王彦学;;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证据事实认知范式[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10 朱海斌;;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存在论题的现象学分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秀艳;真理观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刘渊;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研究:以弗·施莱格尔为代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尚君;《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黄家镇;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朱颖;德沃金的“原则”法理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宝宏;管理理论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9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蕾;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高艳玲;“信仰寻求理解”[D];辽宁大学;2011年

3 张鹏;罗尔斯公共理性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马碧霄;韦伯对唯物史观的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当代性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秋香;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董骏;哈耶克立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晗;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李一;从先验感性论到审美判断力[D];云南大学;2011年

9 张国亮;萨迦班智达及其因明境论思想管窥[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10 李丰;外在世界怀疑论与先验论证[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J];学术月刊;2004年07期

2 李长林;柏应理在欧洲早期汉学发展中的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1期

3 黄凯锋;;中国与世界:和谐、和平——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海外学者观点概述(文化、哲学部分)[J];哲学动态;2007年04期

4 张学智;'98汉学研究国际会议哲学分会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5 邵宁;肖青峰;;浅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儒释融合[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6 张西平;;汉学作为思想和方法论[J];读书;2006年03期

7 清水茂 ,君羊;新加坡中国学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8 斯米尔诺夫,赵思新;中国、中国文明和世界(第七届国际学术会议)[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07期

9 ;《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度分类总目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10 戴锡琦;试论楚文化及其由南向北推移发展的态势[J];民族论坛;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元化;步霍;;“海外汉学丛书”四种[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褚国飞;成为圣人: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楼宇烈;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石岩;老朽的汉学 年轻的汉学[N];南方周末;2007年

4 中山大学 杨海文;中西对话与融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汝信;中国古代文明中人的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文系教授,《中华文明史》总主编 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主任 顾彬;德国汉学家比美国汉学家更有发言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鹤澜;美国汉学家安乐哲的儒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许莺;美国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辛颖;论美国汉学界对《论语》中“君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2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