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害与农耕社会
发布时间:2017-10-31 15:15
本文关键词: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害与农耕社会
【摘要】: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复原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害为主要切入点,先从清代陇东地方志入手,结合实录资料。通过查阅、解读和分析灾害史料,深入考察了该区自然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灾害概况、特征、灾害对农耕社会的影响、官府及民间力量的抗灾救灾措施等方面。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孕灾区自然环境和农耕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方面,主要从该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状况等方面作了论述;社会环境方面,主要论述了本区明末清初战乱对社会经济环境的破坏和处在不发达农耕下社会环境,为下文探讨灾害的影响和救助做铺垫。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该区三大主要自然灾害——旱灾、冰雹灾害、水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从总体上来看,该区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在一年内,甚至在一月内会遭受数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且由一种灾害引起的次生灾害是比较常见。其中,旱灾是该区发生频率最高且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旱灾的发生主要是由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所引起的,该区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旱灾,主要发生在农作物生长期的3-7月间,且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其中以2-3年、5-6年为主。冰雹灾害是仅次于旱灾的又一大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的5、6、7月份。水涝灾害在该区相对旱灾、冰雹灾害就比较少,该区水灾分暴雨型和持续连阴雨型水灾。 第三章论述了自然灾害对陇东农耕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农业生产、民间禳灾信仰的影响作了论述。频繁的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粮食短缺、饥民四起、粮价上涨、抛荒现象严重、人口流徙频繁、人伦道德沦丧,从而导致社会经济残破,社会秩序混乱。在旱灾的迫害下,民间多信奉具有驱旱祈雨的龙王神、太白神、城隍神、八蜡神,在清代陇东地区民间多重建和修缮这些神庙,每遇旱灾、蝗灾,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多祭祀祈雨驱蝗。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官府和民间的抗灾救灾措施。清代以来,官方救灾措施趋于完善,本节主要从灾前备荒、临灾救灾、灾后重建三个方面论述了官府的救灾措施。清代陇东民间救灾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本节主要从灾前防灾和临灾抗灾和官绅互助救灾三个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清代 陇东地区 自然灾害 农耕社会 救灾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9
- 二、时段和区域界定9-10
- 三、学术史回顾10-13
- (一) 资料汇编和论著11-12
- (二) 学术论文12-13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3-15
- (一) 研究内容13-14
- (二) 资料和方法14-15
- 第一章 陇东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农耕社会环境15-24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15-18
-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15-16
- 二、气候特点16-18
- 三、土壤状况18
- 第二节 陇东地区的农耕社会环境18-24
- 一、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残破19-20
- 二、不发达农耕社会阶段20-24
- 第二章 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情概况24-40
- 第一节 清代陇东地区旱灾概况25-31
- 一、概念界定及成灾条件25
- 二、时空分布特征25-29
- 三、成因29-31
- 第二节 清代陇东地区冰雹灾害概况31-34
- 一、概念界定及灾次31-32
- 二、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2-34
- 第三节 清代陇东地区水涝灾害概况34-37
- 一、概念界定及灾次35
- 二、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5-37
- 第四节 其他自然灾害37-40
- 第三章 自然灾害对清代陇东地区农耕社会的影响40-65
- 第一节 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害与农业生产40-45
-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40-44
- 二、农田水利建设44-45
- 第二节 陇东地区自然灾害与农民生活45-56
- 一、人口的变动45-52
- 二、粮食生产52-55
- 三、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55
- 四、混乱的社会秩序55-56
- 第三节 清代陇东地区自然灾害与民间禳灾信仰56-65
- 一、祈禳术的延续57-58
- 二、雨旱诸神信仰58-63
- 三、八蜡神信仰63-65
- 第四章 清代官府和民间力量在陇东地区的抗灾救灾65-78
- 第一节 官府在陇东地区的抗灾救灾措施65-74
- 一、仓储备荒65-69
- 二、抗灾69-71
- 三、灾后重建71-74
- 第二节 民间力量在陇东地区的抗灾救灾74-78
- 一、民众灾前自我预防74-75
- 二、临灾时抗灾75-76
- 三、官绅互助救灾76-78
- 结语78-80
- 附录80-106
- 参考文献106-110
- 致谢110-11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1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学渝;云南历史上的旱灾与应对措施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吕军旺;清代庆阳府民众生存状况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2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2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