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福兰阁的中国史观述论

发布时间:2017-10-31 16:31

  本文关键词:福兰阁的中国史观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福兰阁 德国汉学 中国历史观


【摘要】:德国"汉学之父"福兰阁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著述丰富,见解独特。他坚决反对中国历史停滞论,强调中国历史同西方历史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经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他也反对把中国文明看作与世界隔绝的观点,强调中国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与外界交往、交流的过程。福兰阁还崇法反儒,对于鼓吹"仁治"的儒家思想大加挞伐。福兰阁对中国历史的论述虽然具有浓重的西方理论色彩和较大的片面性,但也足以启发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福兰阁 德国汉学 中国历史观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福兰阁,德文名奥托·弗兰克(OttoFranke,1863~1946),是一位从外交官转变成为汉学家的著名学者,也是德国的“汉学之父”。他在1910年被任命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任汉学教授,执教于汉堡殖民学院(1919年扩建为汉堡大学);1923~1931年又执教于柏林大学。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德国“汉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袁志华;陈虎腾;;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企业文化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钟小军;;论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熊振均;;马克思的村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温晓莉;;论法律虚拟与法律拟制之区别——法哲学的时代变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10 杜家贵;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杨有贤;;回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程水金;;论《公羊传》的历史褒贬及其文化渐进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5 景海峰;;中国文化形象的世纪性转折[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6 景海峰;;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晚林;;论金圣叹小说评点的精神底蕴及其限度——以吴子林《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为切入点[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古代文学部分)[C];2010年

8 陈新;;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讨论中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杨彦斌;李建森;;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实践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10 樊浩;;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加才让;玛尔巴译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范雪飞;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继受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黄家镇;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朱颖;德沃金的“原则”法理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朱勇;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7 潘海军;变异与拓展——新时期以来抗战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孙玮;竞技与游戏[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一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乾;法理学视野下法的民族精神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毅;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洪焱;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之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5 谢晖晖;文学研究术语“文学范式”何以可能?[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汪尧,

本文编号:1122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22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