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5 07:33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中前期 云南赋役制度 农业生产 变化 影响
【摘要】:在中国历朝历代,赋役制度是封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赋役制度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为研究重点,紧紧围绕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而展开,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将云南赋役制度的演变放在清代中前期全国赋役制度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论文通过比较云南各州府赋役负担状况详细论述了云南赋役制度的状况和演变,并且通过比较全国赋役制度和云南赋役制度以及云南赋役制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状况,分别总结了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与全国赋役制度的区别,特别是对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具体来讲,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与全国赋役制度的区别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赋役征收种类和收入用途不同;第二,赋役的缓征、减征、蠲免制度有差别;第三,赋役征收方式有差别;第四,土司贡赋的征收是云南赋役制度一大特点。关于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的变化本文主要归结为六个方面:第一,昔日之租改为额征之赋;第二,赋役蠲免政策的制度化;第三,废除藩庄田地和归并卫所田地于附近州县内,对其照民田起科;第四,编审人丁、清查田土、整顿赋役制度;第五,“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在云南的实施;第六,扩大免科田地。 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清代中前期云南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农业生产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通过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水利工程的大力兴建三个方面探讨了云南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关于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主要从恢复性垦荒、拓展性垦荒两个方面来研究;关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主要分析了清代中前期云南人口统计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特点;关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通过清代中前期云南几个主要的水利工程建设来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以及水利工程的兴修状况。 第三部分,详述了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部分主要从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六个方面的变化入手,并从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来阐述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F81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自成;论清代北方里甲催科向乡约催科的转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王缨;鄂尔泰与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J];清史研究;1995年02期
3 何平;论清代前期的赋税调整[J];清史研究;1996年01期
4 冯元魁;;论清代前期的赋役制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何平;清代不完全财政制度下的赋税负担与税收失控[J];税务研究;2000年02期
6 杨志玲;;明清时期云南茶业经济探析[J];思想战线;2008年02期
7 方慧;略论清初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变化[J];思想战线;1994年03期
8 周琼;高其倬治滇农业思想初探[J];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燕飞;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社会[D];云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3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4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