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传播途径述论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传播途径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文献 传播途径 国家藏书 文献传播 藏书家 图书 流传情况 开放 书肆 宋代
【摘要】:正所谓历史文献的传播就是指历史文献在当时及以后社会上的流传情况,这是历史文献能够发挥其教化和借鉴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每一个历史文献编撰者的心愿,即"传诸后世"。同时,这也是读者接触历史文献,学习和研究历史文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个时代历史文献的传播状况都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所谓历史文献的传播就是指历史文献在当时及以后社会上的流传情况,这是历史文献能够发挥其教化和借鉴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每一个历史文献编撰者的心愿,即“传诸后世”同时,这也是读者接触历史文献,学习和研究历史文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个时代历史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杨国宜;略论《道德经原旨》的皇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国勇;明代大同镇述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韩光辉;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馥洁;;论全祖望的关学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爱平;;略论全祖望对黄宗羲学行的表彰与传承[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霍建瑜;;执“竹竿子”者称谓及服饰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5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7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9 安瑛;清前期甘宁青区域的商业贸易[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栋;;稻作文化在贵州——从“纳雍”说起[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丕远;葛全胜;郑景云;;从历史文献、档案中提取自然环境信息的研究[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酉梅;;《通鉴》编修中的文献研究[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燕飞;;浅议新旧谱牒学的价值观[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史部要籍解题》[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5 张子侠;张永瑾;;略论文献学学科的多途发展[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晁福林;上古历史文献的宝库——《尚书》[N];光明日报;2001年
2 记者 周祚 通讯员 穗宣;《广州大典》昨在本报印务中心开印[N];广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俊梅;“文明探源:考古与历史的整合”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陈茁;联手探索华夏文明起源[N];河南日报;2005年
5 张得水 本报记者 张俊梅;文明的源头在哪里[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记者 祝晓风;山东学术文化史标志性文献问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安徽大学 朱万曙;寻找中国历史文化的脉络[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任玉贵;追寻昆仑文化的渊源(下)[N];青海日报;2007年
9 ;孙中山手稿——致日本友人犬养毅函稿[N];中国档案报;2010年
10 记者 龙军;里耶秦简清理释读工作有重大进展[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世霞;中国古代海潮灾害的历史文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4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4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