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9 16:21
  圣谕六言又称圣谕六条、教民六条、圣训六条等。洪武三十年(1397)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传令天下:“每乡里各置木铎一,内选年老或瞽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后,圣谕先后通过木铎、乡约、族谱、家训、会社、书院、小说等多种途径,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众多士大夫身体力行,不但为宣讲圣谕时制定了庄重繁琐的礼仪,而且还亲自对圣谕内容进行演绎和宣传,以至出现了众多的圣谕演绎文本。本文旨在分析这些版本的特色,并试从这些版本的异同中揭示儒学的民间化过程。 圣谕六言不仅在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清朝有着深远影响。在内容上,顺治九年(1652),清世祖直接照搬朱元璋的“圣谕六言”,令五城各设公所,每月朔望举行乡约,宣讲圣谕。直到康熙九年(1670),清圣祖才别出心裁,在圣谕六言的基础上,将其演化为“圣谕十六条”。雍正二年(1724),清世宗又将“圣谕十六条”释成万言,遂成“圣谕广训”,颁令全国进行宣讲,并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在宣讲方式上,明代宣讲圣谕借用宋朝民间的乡约,并将这一形式全国化、官方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教育方式。清代则照搬了这种模式,以至对整个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二、圣谕演训各个版本的说明
第一章 圣谕六言概述
    一、 圣谕六言颁布的背景和内容
    二、圣谕传播
        (一) 途径
        (二) 礼仪
第二章 圣谕民间化过程中的版本及特色分析
    一、圣谕民间化过程中的版本及特色分析
    二、小结
第三章 明人对圣谕宣讲的认识
    一、圣谕的功能
        (一) 劝民从善之良药
        (二) 百姓日用即道
        (三) 蒙养训导之教义
    二、圣谕演讲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明代宣讲圣谕的影响
    一、创立新的教育方式
    二、清朝对明朝圣谕的继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钰;孙华莹;;浅析宋明时期乡约的发展及功能发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潘玉玄;;明太祖朱元璋与越南黎圣宗皇帝反贪政策比较[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9期

3 王小盾;;明朝和高丽的音乐交往:1368—1373年[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4 文章;;人口普查是谁首创[J];文史博览;2011年01期

5 郑红英;;朝鲜初期对明朝表笺问题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来新夏;;清末三帝的年号[J];世纪;2011年05期

7 蒋光宇;;城砖上的问责制[J];中国机关后勤;2010年08期

8 夏玉润;;一位鲜为人知的“驸马”——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下)[J];紫禁城;2011年05期

9 董进;;图说明代宫廷服饰(二)——皇帝皮弁服和通天冠服[J];紫禁城;2011年06期

10 朱志先;;明初史鉴书编纂与汉史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D];南开大学;1998年

2 何锋;中国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3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甄洪永;明初经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陆韧;变迁与交融[D];云南大学;1999年

9 唐丰姣;洪武至宣德时期明朝对蒙古的经略[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士岭;大河南北,,斯民厥土:历史时期的河南人口与土地(1368-1953)[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秀娟;宋代乡约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云;明太祖废相的考释与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3 朱红娜;杨增新时期的新疆乡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盖中武;明太祖礼治思想探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马金奎;试论明代的乡村社会控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登峰;明朝洪武年间的对外关系[D];暨南大学;2003年

7 吕广明;明太祖与儒佛道[D];安徽大学;2007年

8 徐先知;徐达军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蔡涵彪;明代文职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黄坤华;明初中越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1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51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