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梅花共百年——历代爱梅名士长眠之所初探
本文关键词:愿与梅花共百年——历代爱梅名士长眠之所初探
【摘要】:对我国历代爱梅名士长眠之所进行了调察、分析和探讨。
【作者单位】: 山东沂水雪山梅园;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爱梅之士生前酷爱梅花,留下了许多佳话。百年之后,他们仍选择与梅花相伴,同样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一是生前自营长眠之所。有的爱梅之士为了与梅花永久相伴,健在时就选择营造自己的瘗骨之处,并在其周围栽植梅花或直接将生圹建在梅花丛中。北宋著名诗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金林;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2 高飞;;新安画派名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马躏非;;董其昌艺术理论中的儒家思想[J];书画世界;2009年03期
4 王永敬;;笔墨风骨中的黄山——论渐江艺术的写生纪游品格[J];书画世界;2011年01期
5 罗亚男;;清初徽州遗民诗人概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葛兆光;;世纪初的心情——九十年前的杭州风波[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3期
7 李永新;;与人交,与物融——漫谈吴昌硕的交游与性情[J];东方艺术;2010年16期
8 吕少卿;;遗民、逸民心态转置研究——以倪瓒·渐江为例[J];当代中国画;2007年03期
9 张红;;渐江和他的《晓江风便图》[J];大众文艺;2010年14期
10 姚彬彬;;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J];法音;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礼强;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吕少卿;承传与演进[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陈琳;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肖晓阳;湖湘诗派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范伟军;黄生及其《杜诗说》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7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杨萌芽;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淑辉;时空交界下的文化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0 朱兴和;超社逸社诗人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雯雯;李瑞清年谱[D];南昌大学;2010年
2 陈健毛;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田;以“扬州八怪”为例看绘画商品化的成因和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黄凌云;程嘉燧诗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秋言;萧云从山水画中的地方性实景风格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武凌海;吴昌硕的花鸟画和篆书中“写”的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欧阳明亮;孙逖诗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芳;中西戏剧交流与相互启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海东;二十世纪画家书法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姜长城;寓沪之后的吴昌硕及其书画市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202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0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