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18世纪礼仪转折的若干因素
本文关键词:影响18世纪礼仪转折的若干因素
【摘要】:对18世纪礼制转变的讨论似乎不应局限于思想史和观念史的思考范围,而应把它置于更复杂的制度与民间生活的互动网络中予以全面把握。由此,不但要注意礼制的内涵与明清思想转折的关系,而且也不可忽略这种转折与清朝帝王文化品味的诱导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儒家"二元礼"的困境进行反思,可以看到清代帝王和士绅如何寻究克服此困境的途径,可以进一步认识考据学与礼仪"经世"之间的关系,可以重新评价科举制的功能,说明基层士人的身份认同及合理流动对礼仪重建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分类号】:K892.9
【正文快照】: 一“二元礼”践行困境的历史根源清初入关后一直到18世纪初,从民间到皇家曾掀起过一场重建礼制的运动,张履祥痛感明代之灭亡和基层宗族系统的崩溃,率先提出通过重建基层礼仪来恢复民间的生活秩序。①乾隆时期,凌廷堪则在学理上提出“以礼代理”的方案,力图从思想意识上确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循;;“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清代考据学的社会性格[J];清史研究;2013年01期
2 姚春敏;;清代华北乡村“社首”初探——以山西泽州碑刻资料为中心[J];清史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4 阚红艳;;论新儒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高旭;;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忘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张立波;;郭象“足性逍遥”的伦理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余亚斐;;论智慧的历史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特质[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科;;自然辩证法界“为国服务”的历史必然性与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继耘;;略论两汉经学对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有f;;葫芦里藏的什么药?——简论葫芦文化与中医学[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8 龚正伟;;中国人光大自己的“快乐体育”如何?[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郑恩兵;;焦虑与荣耀共生的河北当代文学[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8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友文;卫才华;;乡村权力文化网络中的“社”组织研究——以晋南万荣通化村、荣河村和河津西王村为例[J];民俗研究;2005年04期
2 苑利;华北地区祈雨仪式中的男性社会组织[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3 车文明;;中国古代民间祭祀组织“社”与“会”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培;;“礼”以致“和”,“乐”以成“和”——浅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12期
2 楼劲;论科举制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94年10期
3 张维;论章学诚、姚鼐对考据学的态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张亚群;;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5 王贺;;唐及唐前哀册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滕娅;;浅谈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观念中礼制的体现[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8期
7 张弘;马婷婷;;中国古代礼的起源问题新探[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又芳;;“持其踵”商较——读杨振国先生《车乘礼制与古文训释》后[J];文史知识;1996年06期
9 胡瑞琴;;礼与中国古代社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杨振国;;车乘礼制与古文训释[J];文史知识;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振辉;;评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提要对于历史考据学的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文宪;;族臣-家臣-朝臣——从臣的变化看中国从部族到国家的演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3 叶文宪;;族臣—家臣—朝臣——从臣的变化看中国从部族到国家的演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胡守钧;王迎春;;“礼”与民间传统[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万镇;;中国古代长寿文化的基本特征[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毕大群;;中韩古代武举比较浅论[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7 许淑华;;《史记·伯夷列传》天道之惑析探[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英美学者的礼制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2 ;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选才[N];学习时报;2005年
3 专栏作家 李国荣;科举废除百年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本刊记者 丁洁;千年科举制 兴衰从头叙[N];中国艺术报;2003年
5 ;深宅礼义[N];山西日报;2004年
6 王本道;由士入仕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百年前的那场千年“停废”[N];文汇报;2005年
8 王军 姚剑锋;红山文化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找到根据[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雷闻;礼制、宗教与民间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高菊香;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及评判[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D];吉林大学;2004年
3 艾红玲;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中的礼制礼俗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6 榞恮;清代y甗x考婭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马增强;《仪礼》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娟;人文教化传统视野中的周代成人礼[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时维超;《礼记·礼运》中的礼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秀亮;《国语》礼制资料类纂与初探[D];烟台大学;2008年
4 曲伶俐;中国古代礼刑关系论纲[D];山东大学;2007年
5 谢伟岸;论中国封建社会人才结构对其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6年
6 陈瑞芳;从《焦氏笔乘》看焦z盐南卓季菅а芯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成丽;中国古代官吏管理若干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陈赵云;皇权专制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李鹏;《四部正讹》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易萍;论中国早期国家产生方式制约下的行政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33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3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