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韩国的中国学研究趋势和展望

发布时间:2017-11-28 12:25

  本文关键词:韩国的中国学研究趋势和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韩国 中国学 中国文化 文化研究


【摘要】:当下韩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过于强调学术性,因此时效性和务实性便成了问题。众多主题的分析焦点都放在过去的内容上,即使是现实性问题也都慢一拍;中国学研究领域偏重于语言文学,而忽视了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国学研究需要加强对中国地方的研究,不要只关注中国的中央和中心城市,更要加强对地方的现实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在韩国的知识界存在,在中国的知识界同样存在。中国学者在面向西方,包括面向近邻韩国时,也同样缺少对对方当下问题的了解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视野。因此,韩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不能简单地直接照搬西方的研究模式,而是要建立自己的研究范式,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上升到学理层面,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中国社会及其制度的特殊性。
【作者单位】: 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研究所;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中国学”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地区被广为熟知,但在中国国内却是比较陌生的。西方学者一般称之为“汉学(Sinology)或“华学”,日本和韩国分别称为“支那学”和“中国学”。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东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远东研究(Far Easte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佳辰;;从费正清与拉铁摩尔看美国“中国学”的确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景文;;中国学研究在英国[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熊月之;周武;;迈向繁荣的海外中国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李今山;;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研究[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H·P·雷易;;中国学在印度[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5 冷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朝鲜半岛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演讲人:严绍■;对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再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康乃尔大学的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静永健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 童岭 译;中国学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奎泰 韩国关东大学中国学系、东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舒晋瑜;中国学研究的冷与热[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记者 何馨;积极推进国外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仁伟 本报记者  卢宝康;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N];文汇报;2006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韦磊;从《当代美国的“显学”》反思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9 褚艳红;美国中国学的奠基时期[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蔡武;中国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N];解放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原元;1949—1972:中美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马少甫;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传怀;论十月革命前俄国大学的中国学[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陈建坡;海外中国学的文化网络视角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艳艳;赖德烈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成领;恒慕义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婵;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琳琳;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辛欣;试析美国汉学研究的演化及发展方向[D];外交学院;2009年

8 潘晟;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的变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晨诗;论美国汉学到中国学的变迁[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3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