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舆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
本文关键词:辇舆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
【摘要】:在唐宋时期的丧葬礼中,卤簿车舆承担着运载亡者遗体、亡魂及各色陪葬器物的功能,同时由于其具有展示于道路的作用,因而往往成为丧家炫耀经济实力的极好机会。在唐代前后期丧葬制度的转变上,卤簿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丧葬车舆仪制下移的榜样和标杆。卤簿制度通过诏葬而被民间沿袭,丧葬车舆制度通过凶肆或社邑提供,成为民间丧葬礼炫耀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上行而下效,导致此风在社会上广泛盛行。唐宋时期卤簿制度与丧葬礼的紧密结合,造成了葬礼仪制的全面车舆化,从皇家和官僚系统而蔓延开来,影响波及一般百姓,形成厚葬的习俗。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流动站;
【分类号】:K892.9
【正文快照】: 在唐宋时期的丧葬礼中,卤簿车舆是一种重要的仪制,承担着运载亡者遗体、亡魂及各色陪葬器物的功能,同时由于其具有展示于道路的作用,因而往往成为丧家炫耀经济实力的极好机会,在社会上形成厚葬的习俗。以往学界讨论唐宋时期厚葬奢僭,多笼统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立论,认为商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宝琪;试析宋代育婚丧俗的成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2 齐东方;;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J];考古学报;2006年01期
3 刘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J];中国史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春海;;高丽王朝的“华化”与“土俗”之争[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3 石冬梅;;唐代死刑的执行时间辨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盛险峰;虚文政策与五代时弊的扭转[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胡孝忠;;北宋山东《敕赐十方灵岩寺碑》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贺科伟;;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及其特点浅述[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11期
7 杨晓红;;宋代佛教在民间的普及与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8 惠翔宇;黄远东;;汉代“有秩”与“啬夫”关系考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文超祥;马武定;;传统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发展回顾[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2期
10 盛险峰;五代官学考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培红;;归义军镇制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冯培红;;敦煌本《国忌行香文》及相关问题[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程义;;唐代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4 陈怀宇;;礼法、礼制与礼仪:唐宋之际圣节成立史论[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丁媛;张如青;;《五十二病方》“痂”字考[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晨;章草形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周鹭;唐五代科举习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季明稳;唐代社会医疗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拓;墨斗的传统造物艺术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7 孙铭鸿;中国古代刑讯制度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杜羽;宋版书插图演变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广梅;辽代枢密院制度探析[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齐东方;;略论西安地区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墓[J];考古;1990年09期
2 张邦炜,张敏;两宋火葬何以蔚然成风[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 李求是;;谈章怀、懿德两墓的形制等问题[J];文物;1972年07期
4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7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明;;直面死亡的恐惧——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俗心理层面的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2 吴云梦;;张难先的《挽联》两则[J];湖北文史;2010年01期
3 纪烈敏;张柏忠;陈雍;;凤凰山一六七号墓所见汉初地主阶级丧葬礼俗[J];文物;1976年10期
4 孙云;奏笙鼓可传悲意 鸣管笛堪寓哀情——解读山东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文化意义[J];齐鲁艺苑;2005年03期
5 李卫;;鲁西南丧葬礼俗与鼓吹乐[J];中国音乐学;2006年04期
6 杨国华;陈明锋;;社会转型视野下民国新式丧葬礼俗的实施[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陈明锋;;社会转型视野下民国新式丧葬礼俗的实施[J];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1期
8 彭兰红;;《家》中丧葬礼俗描写的文化意蕴及文学功能[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郑承燕;;辽代丧葬礼俗举要——以辽代石刻资料为中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任同芹;太平天国丧葬礼俗初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石;;试论唐宋时期淮南盐业的发展[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以中古士族为中心的考察[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杨柳;;对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思考[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谢涛;;成都唐宋时期城市考古[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颜;;论唐宋时期慈善事业的类型与特点[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6 李天石;;试论唐宋时期奴婢的雇佣化趋势[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7 廖大珂;;唐宋时期广州的波斯蕃商与怀圣塔[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河南省沁阳市澄泥砚厂[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罗德荣;;金圣叹小说美学的成就与贡献[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玉芝;;对我国古城墙保护的回顾与思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邋记者 文铭权;天全发现唐宋时期屋瓦陶窑[N];四川日报;2007年
2 王洪力;击鼓三百声 八方客商来[N];成都日报;2008年
3 吴树国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央与地方分权视野下的唐宋经济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清青;逐步引导传统礼俗向正确方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记者 徐东华;阿尔及利亚地震亡魂增至2047[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陈晓松邋连待待 黄官国;唐宋酒业:厉兵秣马剑指全国市场[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7 周琦;四川首次发现烧制屋瓦的唐代陶窑[N];雅安日报;2007年
8 ;闽商: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N];中国贸易报;2009年
9 高雷 贾庆元;安徽宿州隋唐大运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五届硕士毕业生 安剑华;四川盆地唐宋时期制瓷工艺初步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鹤;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宋靖;唐宋中书舍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涛;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薛政超;湖南移民史研究(618-1279年)[D];南京大学;2006年
8 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刘朴兵;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涛;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兆娜;汉族丧葬礼俗中纸扎文化的考察与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贾继亮;从民间丧葬礼俗看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和演变[D];山东大学;2011年
3 彭兰红;丧葬礼俗的文化意蕴及文学功能[D];兰州大学;2006年
4 姚志学;唐宋时期家庭生计问题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牛晓丹;唐宋时期庙会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侯阳;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农村家庭经济结构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娟;唐宋时期湘江流域交通与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徐雄;唐宋时期汴州(东京)相国寺形制发展历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任丽丽;唐宋时期的养老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立平;唐宋时期腊日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5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