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个传播断层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07 19:11

  本文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个传播断层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断层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学者发出"打倒孔家店"的断言,十年"文化大革命"来自政治层面隐喻式的对"孔老二"的贬斥,体制转型期我国公众对西方信息理想化误读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传播的结构性断裂。西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这三个传播断层对传统文化的逐次剥离,导致公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困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对此进行理性反思。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SZ1200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穿行在大型商场的服装柜台,FIVE PLUS、MOVE UP、LYDS、STAM等女装区各专柜主标识几乎都用英文名;高校大学生坦言,欧美影视剧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目中鲜有《古文观止》与唐宋诗词等传统经典……日常生活的细节仿佛在昭示着我国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顺达,肖绍斌;从“孝”、“忠”范畴看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探索;1998年06期

2 管成学;现代化与科技古籍整理浅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1期

3 张雁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座谈会综述[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4 霍志军;;伏羲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现代阐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亓顺美;;李提摩太的中国文化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4期

7 宋志坚;;“国学热”三题[J];领导文萃;2009年07期

8 王功俯,孙洪林;传统文化与中国地名的关系[J];中国地名;2000年06期

9 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10 黄刚;;礼与中国古代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礼”“法”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永连;;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田广清;;中国领导思想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刘海峰;;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4 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经济性原因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5 王建堂;;《诗经》与三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英;国学热不必“一窝蜂”[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版编辑 国际易学研究基金会董事长 朱高正 中华老子研究会 陈光柱 河南 闵良臣;元典辨[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朱延平;费孝通主题演讲中国古玉与传统文化[N];中国文物报;2001年

4 ;国学离开过我们吗[N];光明日报;2006年

5 王锟;国学:民族自信力的试金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杨志明 左红 王莹(主笔);试论中国香道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前景[N];陇东报;2008年

7 卢新宁;国学需要怎样的“时装”?[N];人民日报;2006年

8 马立诚邋雷颐;历史的拐点与改革命运[N];北京日报;2008年

9 ;从历史看儒家文明的生命力[N];文汇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张银奎;《鹤庆明清遗文辑略》一书出版[N];大理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咏红;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长生;辜鸿铭保守主义文化观浅析[D];厦门大学;2007年

3 谢伟岸;论中国封建社会人才结构对其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6年

4 朱敏卓;几组汉字形音义中的中国传统生命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梦s,

本文编号:1263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63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