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同、华两州节度使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晚唐同、华两州节度使研究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同、华两州自安史之乱期间开始设立藩镇,直到唐亡,两州设镇屡设屡废,藩镇辖地也屡有变动,本文论述的对象,为自安史之乱期间开始设镇一直到唐亡期间的同、华两州。 本文首先通过对同、华两州的设镇情况分析,得出两州具有设镇时间不长,管辖范围很小的特点,并对两州具有以上设镇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从人口经济、军事地位以及交通地位三个方面分析了同、华两州重要的战略地位,得出同、华两州作为畿辅之州,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辖有众多军事战略要地,并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它们对唐中央政权的统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次通过对中晚唐同、华两州与唐中央的关系进行考察,得出黄巢起义前的同、华两州节度使对唐中央大部分都是恭顺的,他们对唐中央所起的作用也大部分是积极的,而在黄巢起义后,同、华两州统帅也逐渐成为各个强藩的代理人,他们对唐中央所起的作用也基本都是消极的。 笔者拟通过这三部份对同、华两州进行具体的论述,来展现中晚唐同、华两州基本特征,进而认识同、华两州节度使在唐中晚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06期
2 程志;晚唐藩镇与唐朝灭亡[J];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03期
3 姜密;唐代成德镇的割据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杨西云;唐中后期中央对藩镇的斗争政策——从元和用兵到长庆销兵[J];历史教学;1996年07期
5 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J];历史研究;1983年04期
6 樊文礼;唐朔方节度使略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郝黎;唐代淄青镇的特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穆渭生;唐代潼关述略——唐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之一[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艾冲;隋唐永丰仓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割据政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德军;唐代中后期地方独立化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妙英;唐代横海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翔;关于唐代泽潞镇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玲;唐宋之际防御使职能探微[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锋;唐两京之间的军事布防与政治关系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2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2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