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妇女观及其成因探析——以《史记》为考察文本
本文关键词:司马迁的妇女观及其成因探析——以《史记》为考察文本 出处:《求索》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史记》首次为女性人物立传,纷繁于太史公笔下的女性形象有个体和群像两种,以品德或性情为诠次,可分七大类。透过这些女性形象,可见出司马迁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视,对女性促进社会进步、追求自身生命价值、劝善规过作用的肯定,对夫妻婚姻关系的重视、对非婚姻男女关系的不耻、对女性自主婚姻的支持与赞赏,以及对薄命红颜的同情与不平。《史记》在为男性树碑立传的同时,亦让为数众多的女性走进了历史。透过司马迁对这些女性人物的记写,我们可见出他进步于前人甚至稍晚人的妇女观。
[Abstract]:< > first female character biography records, numerous female images in Taishigong's individual and group two, with character or disposition to arrange text in proper order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types,. Through these female images, visible of Sima Qian female social status of female attention,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the pursuit of their own value of life, morality they effect affirmation, the marriage of the attention of non marital relatio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not shame, support and appreciation of female autonomy in marriage, and has Confidante sympathy and injustice. Historical records > in male but also make a niche in the temple of fame, entered the history as a number of women. The women through Sima Qian remember to write the characters, we see his progress from the previous even later people's views on wome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一《史记》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史记》对女性的抒写,有独传、合传、散传三种形式。独传有《吕太后本纪》,合传有《外戚世家》,其它分别散见于本纪、世家、列传中者,笔者称之为“散传”。这些独传、合传或散传中的女性,如广厦千间,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活跃在《史记》中。路育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振宇;司马迁的妇女观[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2 焦俊霞;;司马迁对唐尧“其仁如天”德行的“一家之言”[J];求索;2008年08期
3 刘和林;;社会交往、威权关系: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蕴含[J];求索;2008年09期
4 路育松;从《史记》看西汉中期以前的妇女地位[J];浙江学刊;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兴;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张丽丰;;略论司马迁爱奇反经及其《史记》之文学特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谢模楷;豫让形象分析——兼论《史记》悲剧色彩[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刘玲娣;子贡形象的现代阐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曾小霞;;试析唐前“史汉优劣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邸艳姝;谈司马迁之“爱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7 杨俊才;梁启超的传记理论及其贡献[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8 林宪亮;;《世说新语》文体辨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9 王琳;;论西汉前期诏令[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林宪亮;;论刘义庆、刘孝标对《世说新语》认识之差异[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付晶晶;;寄心楮墨 思垂空文——司马迁和屈原之间的共鸣[A];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齐效斌;;历史视域的开启与拓展——司马迁机遇思想论略[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廖久明;;一切遗物皆史料——谈郭沫若作品汇校注释本的出版[A];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C];2007年
5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鹤;《国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魏佳;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余强军;黄元吉内丹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张永葳;稗史文心[D];浙江大学;2008年
6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冀运鲁;《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陈志伟;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吕逸新;汉代文体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春虹;茅坤与明中期散文观的演进[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f ;牛运震《史记评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潇;《史记·李将军列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7 杨才荣;章学诚“六经皆史”意蕴探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静;《国语》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旭晖;《汉书》列传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昌雷;洪宗礼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良阃;悲壮——《史记》之美[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吴卫群;;女性广告形象的误读及对策[J];记者摇篮;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是忍耐还是无奈[J];领导文萃;2010年01期
2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J];文史知识;2010年03期
3 李啸东;;出自《史记》的几个成语[J];秘书工作;2010年01期
4 徐品坚;;略论《史记》档案资料的搜集途径及成就[J];档案学通讯;2010年01期
5 何亮;;《史记》对伍子胥形象的塑造[J];书屋;2010年01期
6 王成军;;轶事与宏大叙事的对立与统一——《史记》和《名人传》轶事观念之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丁万武;王俊杰;;司马迁的战争观(一)[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颜青;;秦帝? 天帝? 泰帝![J];咬文嚼字;2010年01期
9 杨倩如;;《汉书》在东亚的传播与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1期
10 黄秀坤;;唐代诗评《史记》人物西施的现代解读[J];作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美;;挫折面前也从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柳斌杰;;做无愧于时代的新型编辑[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董玉梅;;管仲里籍考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龚武;;“颍上”与“慎”的来龙去脉[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5 胡天生;;三论管仲故里在颍上——颍阳管氏族谱辨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6 韩宏韬;;论“孔子删诗”公案的发生[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八辑)[C];2010年
7 邹福清;;屈原自沉诠释中的言说自我与言说他者[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古代文学部分)[C];2010年
8 孙颖新;;西夏译本《孙子传》考补[A];西夏学(第六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下)[C];2010年
9 梅政清;;从原始盖天说到数理盖天说[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论文集上[C];2010年
10 夏炎;;试论唐代北人江南生态意象的转变——以白居易江南诗歌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文虎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打通而拈出新意[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战雪雷;2010年文化遗产“大史记”[N];中国财经报;2011年
3 陆文虎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打通而拈出新意[N];人民日报;2011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阴曹地府里的无法无天[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刘冬颖;一表五千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王子今;说“智生于忧患”[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童力;记忆、价值与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 韩兆琦;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N];北京日报;2010年
9 记者 潘伟;陕西省“第二届民俗文化论坛”暨“庚寅年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在韩城市隆重举办[N];各界导报;2010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朱建芳 宜春退休教授;王茂华:生命有价 精神不朽[N];宜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华;墨学新论:《墨子》佚文及墨家学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尹玉珊;汉魏子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贾立国;宋前咏侠诗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孙秀伟;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的天人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焦杰;《易》《礼》《诗》对妇女的定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翠;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8 欧阳凤莲;《商君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刘海平;《史记》语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汉初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2 王华;从《左传》和《国语》看春秋时期的妇女及妇女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维一;《史记》《汉书》异文考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鹏;《史记》、《汉书》民族史料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涛;论秦汉刺客与刺客文学[D];西南大学;2010年
6 禹秀明;桐城派古文理论与《史记》[D];西南大学;2010年
7 薛瑾;《史记》与复古派盟主王世贞[D];西南大学;2010年
8 牟乃霞;苏辙《古史》及其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蕾;两汉复仇风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柳娜;西汉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2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6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