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代地理术数区域分布的初步考察

发布时间:2018-02-13 16:28

  本文关键词: 地理术数 区域分布 五音 地形 宋代 出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文献归纳的基础上,本文将两宋时期地理术数的流行区域分成以下类型。1.五音核心区——中州,主要为河南、河北、甘肃、垅外等,包括了今天华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唐五代以来北方政治的核心区域。2.五音与地形交错过渡区——江淮之间。大体淮河以南,至于今宁镇地区。3.地形-北方——海岱地区,以北宋京东东路,今山东地区为主。4.地形-江浙皖——环太湖地区、杭州周边、皖南。5.地形-"九星八卦"核心区——宁镇以西至于江西。6.地形-"五土九宫"——钱塘江以南地区,以今台州-宁波一线为核心。7.地形-"青囊"核心区——福建、南岭。8.地形-巫——湖湘地区。9.地形-九星八卦与青囊混合区域——蜀地。总体上从北往南,随着纬度的降低呈现五音逐渐减弱,地形逐渐增强的空间过程,并在时间轴上强化这种空间趋势;而在社会空间的层次上,则是上层统治阶级到下层百姓,随着社会身份的从高到低呈现出五音逐渐减弱,地形逐渐增强的空间梯度演变过程。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summary, this paper divides the epidemic areas of the number of geographical techniques in the Song Dynasty into the following types. 1.5.The core area of the five sounds is Zhongzhou, mainly Henan, Hebei, Gansu, monopolized, and so on, including most of today's northern and northwest regions. It is also the core area of northern politics since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The Wuyin and the topographic staggered transition zone, -Jianghuai River. Generally south of the Huaihe River, as for the area of Jinning Town .3.The landform-the northern-northern-Haidai area,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JingDong East Road, The main landform in Shandong area is: Jiangsu, Zhejiang and Anhui-around Taihu Lake, around Hangzhou, south of Anhui Province. 5. Topographic-"Jiuxing eight" core area-west of Ningzhen as for Jiangxi .6.Topographic-"Wutu Jiugong" -south of Qiantang River, Take the Taizhou-Ningbo front line as the core. 7. Topographic-"green sac" core area-Fujian, Nanling. 8. Topographic-Wu-Huxiang area. With the decrease of latitude, the spatial process of the five tones gradually weakened, the terrain gradually enhanced, and the spatial trend was strengthened on the time axis, while at the social spatial level, it was the upper ruling class to the lower people. With the gradual weakening of social identity from high to low, the spatial gradient evolves with the gradual enhancement of terrai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ZS015)
【分类号】:K244;K9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蓓;;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2年18期

2 曾昭璇;华南自然地理区域特征的一些体会[J];地理学报;1956年03期

3 钱今昔;;民俗地理学的区域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1989年03期

4 薄守生;;关于语言、人和社会的区域论[J];汉字文化;2008年04期

5 张玲玲;;文学在地域的视角中延伸[J];名作欣赏;2014年16期

6 任东波;;区域东亚与知识“东亚”[J];史学集刊;2009年04期

7 宋璇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纵横综合定位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陈晓倩;;江汉平原民歌区域特征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0期

9 栾维新;海洋规划的区域类型与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10 吴殿廷;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干旱区地理;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红;龚卫国;陈伟民;梁毅雄;张红梅;;基于中国人人脸区域特征的贝叶斯分类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先梅;迟健男;王志良;;基于区域特征与知识匹配的驾驶员眼睛定位方法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3 李翠琳;;基于区域特征的变化矢量分析方法的植被动态监测[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海涛;鲍远律;曲静;;道路和区域规范化算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孙爱军;;中国农民消费的区域特征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6 张煌辉;徐德;;一种基于圆周区域特征的角点快速匹配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7 贾双;;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 第一节《北京》[A];2012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主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赵黎明;袁盛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成立并召开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9 赵继敏;;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许宜北;齐永青;;陕西乡村体育运动区域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建利;关于三明区域品牌发展的几点建议[N];三明日报;2008年

2 ;河北区域特征再认识[N];河北日报;2005年

3 关健;区域分销商“大逃亡”?[N];电脑商报;2006年

4 自治区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张家寿;加强金融合作[N];广西日报;2006年

5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陈栋;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其价值[N];光明日报;2010年

6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职博士生 夏鲁惠;构建生态良好的区域高教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柳立;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区域保险发展策略[N];金融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姚建 张祖辉;区域品牌旗帜下深圳珠宝业谋求转型[N];中国黄金报;2008年

9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政策研究所 朱金周;2004年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N];通信信息报;2005年

10 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 许长卿;培育饮料区域名牌 需补足欠缺 构建饮品区域名牌支撑体系[N];中国食品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艳;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魏晓锋;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黄庚保;区域质量形势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苏恒轩;中国寿险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莫虹频;区域典型物质与能量代谢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郭克锋;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孙忠峰;制造业外资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刘同德;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延边区域品牌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魏萍;从省运会看湖北体育区域特征与发展[D];长江大学;2015年

3 刘纯;基于区域的马尔可夫随机场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郑雪;区域形状描述方法及其在商标图像检索中的应用[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徐家运;基于感兴趣区域的视频加解密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余铭婧;城镇化背景下水系特征及水文过程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李峰;身份互构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东南亚区域主义中印尼的区域领导建构[D];南京大学;2016年

8 孙超;“区域法治发展”中“区域”的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毅泉;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显著区域提取研究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陶莹;区域软实力的测度及软硬实力的关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8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508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