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理发手术匠与保教权在华利益——耶稣会士卢依道与高竹在清朝的宫廷
本文选题:耶稣会士 切入点:保教权 出处:《清史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卢依道和高竹在十七世纪末清朝宫廷中的工作和生活。卢依道是在康熙皇帝特别要求下来到北京的第一位专业的耶稣会医生,与他一同前来的高竹是在澳门出生的理发手术匠。首先,本文着重讲述了他们来到中国的复杂旅途,以及在保教权耶稣会士和国王数学家的利益竞争之下,他们在北京的经历如何引起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团内部的斗争。其次,本文还描绘了卢依道和高竹在北京宫廷以及康熙皇帝出巡时的医学活动,包括他们与太医的冲突,照顾精英患者使他们与"仁医"理念渐行渐远。这些患者中也包括康熙皇帝本人,他在患病时利用了当时简陋的欧洲医疗。最后,本文考察了卢依道和高竹在北京的医疗活动在政治、宗教以及医疗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戛然而止的原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work and life of Lu Yidao and Gao Zhu in the Qing court at the end of 17th century. Lu Yidao wa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Jesuit doctor to come to Beijing at the special request of Emperor Kangxi. Gaozhu, who came with him, was a Macanese born hairdresser. Firs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ir complicated journey to China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rights of the Jesuits and the king's mathematicians. How their experience in Beijing led to a struggle within the Jesuit Chinese missionary corps. Secondly, the article also depicts the medical activities of Lu Yidao and Gao Zhu during their tour of the palace in Beijing and the Emperor Kangxi, including their conflict with Taiyi. Caring for the elite took them away from the idea of "benevolence medicine." among them were Emperor Kangxi himself, who took advantage of the then crude European medicine when he fell ill. Finall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 of the sudden cessation of Lu Yidao and Gao Zhu's medical activities in Beij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medical factors.
【作者单位】: 澳门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汉韩学系;
【基金】:蒋经国国际交流学术基金会的资助
【分类号】:K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桂春;;关于明清耶稣会士在华活动评价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92年11期
2 林中泽;晚明妇女的闭居与耶稣会士的反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赵德宇;耶稣会士传入天文学辨[J];历史教学;2004年07期
4 苏新红;晚明士大夫党派分野与其对耶稣会士交往态度无关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5 李晟文;;1949年前徐州的加拿大法裔耶稣会士及相关资料评介(一)[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马冬秀;赵敏;;清初在华耶稣会士眼中的中国妇女形象[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曾新;;中国人与上帝的相遇: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神人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王银泉;胡大平;;明清入华耶稣会士科学译介活动新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苏校斌 ,卢夫伟;一部优秀的西学东渐断代史——试评《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J];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01期
10 张志斌;也谈明未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J];晋阳学刊;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晟文;;1918~1955年加拿大法裔耶稣会士在徐州传教过程初探[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国武;张海祥;;耶稣会士与尼布楚谈判[A];信息社会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唐锡仁;黄德志;;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与西方地学的开始传入[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黄启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振鹤;《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日译本略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康志杰;满箧清光应照眼[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民族出版社 刘海涛;启蒙时代的中学西传[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耿f;法国汉学界对入华耶稣会士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5 张国刚;16至18世纪西方认识中国的历程[N];学习时报;2008年
6 张治;“说什么”和“怎么说”[N];东方早报;2011年
7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欧洲“中国形象”的塑造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张西平;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N];光明日报;2006年
9 樊树志;文明的彷徨[N];解放日报;2004年
10 周振鹤;《中国来信》:一本特殊的译著[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轶丹;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对中国火器的影响[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周燕;法国耶稣会士兼“国王数学家”李明及其《中国近事报道》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4 宾静;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研究(1721—1846)[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官;17-18世纪法国在华耶稣会士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8年
2 高则;晚明耶稣会士关于佛教的言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黄有年;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对中国“宗教”的考察[D];西北大学;2016年
4 陈鑫磊;鼎革之变中朱明政权与耶稣会士的军事政治合作[D];宁波大学;2011年
5 苏新红;晚明士大夫对耶稣会士交往态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明晶;网络环境下明清耶稣会士研究之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婷;来华耶稣会士韩国英与中国文化的西传[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陈盛桦;论晚明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学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衡;晚明入华耶稣会士笔下的耶稣故事[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9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58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