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史记_《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史记》中的家族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09年
《史记》中的家族文化
刘莉莉
【摘要】: 家族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关系的起始点,建立其上的家族文化以认同感和责任感为核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家族价值取向。由家族文化衍生出的儒家伦理和价值观,构成了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因此,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族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家族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存在和发展虽与家族的组织程度有较强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它从家族的物质形态中升腾出来,是一种能够帮助家族成员摆脱孤独与困境的力量,是家庭组织结构中的精神纽带。 本文将《史记》中相关的家族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征作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考察汉代及此前历史时期家族文化的内涵,辨析各类家族所反映的家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家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考察《史记》当中的家族文化: 第一章对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加以明确。以《史记》作者司马迁所在的司马氏家族的家族文化为例,分析其家族文化在汉代社会背景之下,表现出以立言著史的人生理想、耿介正直的道德观念、儒家思想的指导为主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主要是对《史记》记载的各家族在家族文化方面的共性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分别从家族文化的构成要素、具体表现及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家族文化主要分为人伦秩序、道德情感、价值理想三个层面。具体表现主要是以孝治天下,以家道兴衰为己任,以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理想。反映了从西周至汉初儒家思想的后来居上以及家大国弱的客观现实。 第三章根据《史记》中包含的各类家族在社会中所处阶层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权贵家族、士相家族和武将家族。通过文本的研读分析、比较提炼,对各类家族表现出的家族文化特征进行系统化、规律性的叙述。本章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运用大量的图表来列举相关资料,表现出众多家族的传承过程及家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第四章运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史记》中所反映的家族文化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思想领域发生的重要影响。当前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宗族重建活动更为我们重新解读家族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和不懈的动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0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桐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历史——简论《史记·吴太伯世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素因;;论蒲松龄的暴力与嫉妒(续)——从《聊斋志异》的妒悍妇谈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5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董常保;;《史记》采《战国策》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杨在军;;资本主义初期中西工商业家族继承方式比较[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6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日根;福建家族文化系统研究的新创获——读《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张文娟;论《家》的家族文化价值[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蔡镇楚;;家庭与家族文化——读王毅《宋代文学家庭》[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4 ;风雨人生 家族文化——三千元起编辑出版个人文集、家史传记[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0年02期
5 李金涛;巴金《激流三部曲》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表现艺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杨邦勇;;明清时期闽台家族文化的互动与变异[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宋振文;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张剑;;从《桂岩吟馆存稿》到《兰馨堂诗存》——家族文化层累性的个案分析[J];文献;2010年02期
9 谢俊美;家族独特文化品位成因浅议——以常熟翁氏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糜思军;中国家族文化批判[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秀萍;童广俊;;河北家族文化中的和谐因素[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简论[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3 黄新宪;;论闽台家族文化的历史传承[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4 谢重光;;畲族文化学术讨论会述评[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5 何少川;;序[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6 刘晓丽;;近代晋商家族变迁的历史轨迹[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编后[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8 王丽明;;闽南侨乡家族祖先崇拜的仪式及其功能诠释——以晋江石圳村李氏家族迎祖活动为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严志兰;;论泉州文化的若干特质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李升宝;;谱牒传承的价值和作用[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军 储锡初;[N];宜兴日报;2009年
2 厉震林 上海戏剧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杨经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乔以钢;[N];文艺报;2006年
5 苏黎明;[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徐蕾;[N];南昌日报;2010年
7 李金坤;[N];镇江日报;2009年
8 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 梁小民;[N];经济观察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何成明;[N];金华日报;2008年
10 丁骋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智银;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丽;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5 陈家红;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伟;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崔广全;中国特色现代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王小珍;宋代崇安五夫里刘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刘子翚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婷芳;金坛于氏家族文化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
2 罗晓扬;国外家族企业权力传接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04年
3 吴俭;浅谈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4 高万成;家族企业文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刘莉莉;《史记》中的家族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晖湘;家:坍塌的神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戴定华;现代文学中的家族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铁柱;张炜家族小说的亲子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竞艳;“家”之恋[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熊星萍;汉晋龙亢桓氏家族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史记》中的家族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6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