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起源论
本文选题:龙观念 + 蛇原型说 ; 参考:《思想战线》2003年02期
【摘要】:探究华夏文明象征之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以往许多研究者,只注意到龙的一些表面特征,得出龙是以蛇为原型的复合物的结论。其实,龙并非一开始就作为复合物被创造出来,它的原型之一是中国南方消失的爬行动物———鳄。
[Abstract]:It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to probe into the origin of the symbolic drag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n the past, many researchers have only noticed some surface features of the dragon and concluded that the dragon is a serpent based complex.In fact, the dragon was not created as a complex in the first place. One of its archetypes was the lost reptile-alligator in southern China.
【作者单位】: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明达;也谈我国神话中龙形象的产生[J];思想战线;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侃,秦霖,吕渭辉,叶嵘;初探气候变化对明清时期寒温争鸣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09期
2 徐子峰;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试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3 张瑞岭;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1982年01期
4 杜书瀛;艺术:生活的特异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武仙竹;三峡地区环境变迁与三峡航运[J];南方文物;1997年04期
6 李佩成,冯国章;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原则及节水型社会的建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年02期
7 赵引娟;钟巍;彭晓莹;薛积彬;;从MWP看20世纪全球变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马强;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守春;全新世中期以来西辽河流域动物地理与环境变迁[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10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雄生;;适应和改造: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天人关系”略论[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健超;;唐长安城附近夏宫的地理特征[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3 朱士光;;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对都城建设的影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王小红;;汉代成都城市环境考述——与秦代对比[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刘再华;戴亚南;林玉石;;全球变化和岩溶石漠化过程的钙华记录研究——以贵州茂兰响水河钙华为例[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6 杨振红;;试论汉代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杨亚长;;丹江上游的古文化与古环境[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8 陈洪海;;环境变迁与宗日遗存发展的关系[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9 任东升;;《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子今;;海西幻人来路考[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冯丽梅;医学地域化[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付顺;古蜀区域环境演变与古蜀文化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显运;宋代畜牧业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杨永梅;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欣;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惠振江;陕北毛乌素沙地与黄土区过渡地带荒漠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继慧;夏家店上层文化渊源考[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贝妮;《笙赋》的音乐学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3 米玉婷;春秋秦地文化与地域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戴亚南;贵州小七孔景区钙华成因的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重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艳华;先秦玉器与玉文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秦永艳;商代的农业及其社会影响[D];郑州大学;2003年
9 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葛伟;新诗史上的流星雨——论“小诗运动”[D];河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世远;中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J];地理学报;1963年04期
2 杨怀仁,邱淑彰;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J];地理学报;196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洪瑞;中华民族的精神母题和文化标志──龙的历史文化学意义[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47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74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