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四宴
本文选题:中国历史 + 科举制度 ; 参考:《财会月刊》2003年20期
【摘要】:正 自从隋文帝杨坚废除了保持士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以后,通过开科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一直沿袭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为止,历时1300余年。封建科举制度能延续这样长的时间,与封建统冶者着意笼络士子是分不开的。在科举制度中列为成规的科举四宴,便是笼络士子的典型例证。四宴之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会武宴、鹰扬宴为武科宴。“鹿鸣宴”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唐时乡举考试以后,
[Abstract]:Since Sui Wen-di Yang Jian abolished the bureaucratic sel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of nine-pin-Zhong system, which maintains the privilege of the gentr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selecting officials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opening subjects continued until the school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Guang Xu in the Qing Dynasty in 1901 (1905). It took more than 1300 years. The feudal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an continue for such a long time, and the feudal unification of the desire to win over the scholar is inseparable. The four feast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which are listed as rul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re typical examples. Among the four banquets, Luming Banquet, Qionglin Banquet for the Liberal Arts Banquet, will Banquet, Eagle Banquet for Wuke Banquet. "Deer Rings Banquet" is a banquet held for new subjects, star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After the examination in Tang Dynasty,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笑天;;中国历史上的外籍太监[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2 丁锐;;历史名人也玩“醉驾”[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3 沐浴泉;;中国历史上的外籍太监[J];晚报文萃;2011年19期
4 于宁;;中国历史中的人本理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5 张天野;;那些后主们[J];文苑;2011年07期
6 杨雄;;世袭制究竟让中国出了多少位脑残皇帝?[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7 周铁钧;;古代文人靠什么赚钱[J];文史月刊;2011年07期
8 汤荣华;;没写进教科书的史实[J];幸福(悦读);2011年08期
9 刘锴;;皇帝名字也搞怪[J];文史天地;2011年05期
10 李宗陶;;葛兆光 告诉你一个清醒的“中国”[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逸麟;;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李新;;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主要谈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3 胡克均;;《通鉴》胡注析微[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4 葛剑雄;;古都与移民[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邢铁;;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地——谈毛泽东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认识[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6 尹钧科;;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及其在古都学研究中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张绪山;;西摩卡塔所记中国历史风俗事物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8 徐乐帅;;中古时期封赠制度的形成[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徐适端;;中国历史文献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构想与实践刍议——以杨燕起等主编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为蓝本[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海峰;;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王婧姝;清代金榜:揭开科举神秘的面纱[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知名金融学家、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 陈彩虹;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钱”么?[N];河北日报;2009年
3 王义超;透过农学看中国历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孟宪实;让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主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冯林;规模宏大的文化遗产整理工程[N];人民日报;2010年
6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王春瑜;为“中国的脊梁”立传[N];北京日报;2009年
7 ;科举展海外举办 温哥华观众称奇[N];人民日报;2003年
8 马立诚邋雷颐;历史的拐点与改革命运[N];北京日报;2008年
9 特约书评人 邱恒明;五千年财富分配的游戏[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房列曙;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云鹤;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瑞江;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原元;1949—1972:中美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兵;《洪范》诠释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俊荆;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艳艳;赖德烈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典平;在尊孔与批孔之间:学术研究的自我迷失[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蓉;论美国的《史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武锋;秦汉魏晋神仙观念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淑燕;梁玉绳与《史记志疑》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2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1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