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16至19世纪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0 20:31

  本文选题:统治体制 + 变革 ; 参考:《史学集刊》2010年05期


【摘要】:16至19世纪,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思想界关于统治秩序和统治体制变革诸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从时间上看,日本思想精英率先对幕藩体制提出质疑,并围绕"体制转换"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而同时期的中国其"政体改革"声音则较微弱,两国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在体制变革路向的问题上,日本的"政体变易"思想并非简单模仿西方"民主体制",而是采取了"王政复古"的方式,建立了以天皇绝对主义为特征的政权,其实质是从纯粹的封建国家体制向封建主义的最后政治形态专制王制的转变。而同时期中国的统治体制变革思想及运动则启动较晚,表现出较为激进的发展态势。尤其在19世纪末叶温和的政治改革运动宣告失败后,迅速出现革命风潮,最终在1912年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亚洲首个共和国。中日两国关于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不同趋向的演进,对中日两国近代国家体制的形成及现代化的不同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
[Abstract]:From the 16th to 19th centu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vasion of Xi Li to the east and the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he ideological circles of China and Japan deeply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the ruling order and the reform of the ruling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ime, the Japanese ideological elite took the lead in questioning the curtain-vassal system and launched a fierce debate about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the voice of "regime reform" in China was weak, and there was obvious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n the ques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system change, Japan's thought of "regime change" did not simply imitate the western "democratic system", but adopted the way of "regal government to restore ancient times" and established a regime characterized by emperor's absolutism. Its essence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ure feudal state system to the last political form of feudalism, autocratic monarchy. At the same time, the thought and movement of China's ruling system reform started later, showing a more radical development trend. Especially after the defeat of the moderate political reform movemen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revolutionary tide appeared rapidly, finally overthrew the Qing Dynasty in 1912 and established the first republic in Asia.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ideas on the reform of the ruling system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national system and the different destinies of modern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K207;K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九如;福泽谕吉的欧美之行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汤奇学,孟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4 韩小林;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5 李乐;王韬与福泽谕吉舆论思想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聂民玉;段红智;;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周建波;西方股份公司制度在中国最初的实践和评价——官督商办企业的再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薛汉伟;土地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全面国有化——四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与现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艾永明;清末法制近代化为什么失败——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程洪;张庆文;;试论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重建[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贾小叶;;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国辉;;近代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期理念研究——以近代中日两国对国际法理念的接受为中心[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许峰源;;日本大阪内国劝业会与清末中国博览会的兴起[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张春廷;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邵峰;论著1644—1875年间广东绅士阶层的社会公益活动[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雪屏;清末电信业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晓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D];西北大学;2000年

7 陈文忠;张际亮与嘉道诗坛[D];暨南大学;2002年

8 胡根;澳门《镜海业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朱晓辉;试析中国近代银行监管制度及思想(1859~1927)[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陈新华;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刍议[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达;论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制度变革的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2 胡志强;《海国图志》与中朝日近代启蒙思想[D];延边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70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70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