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05-27 11:13

  本文选题:齐文化 + 研究 ; 参考:《管子学刊》2005年01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齐文化研究的回顾、齐文化综合研究、稷下学研究、管子学研究、晏子学研究、齐国军事思想研究、齐国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齐国科技思想研究、齐国法治思想研究、齐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继之,本文从齐文化向比较研究发展、向文献的重新整理和研究发展、向多学科协同研究发展、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向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古代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审视发展、向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等六方面做出了对未来齐文化研究趋势的基本判断。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study of Qi culture,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Qi culture, the study of Jixia, the study of tubeology, the study of Yan Zi, the study of military thought of Qi, the study of economic management of Qi, the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Qi.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comment on the study of Qi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hought of rule of law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Qi culture and other regional cultures. Secondly, this paper develops from Qi culture to comparative research, to the re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of literature, to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to serving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world culture, this paper makes a basic judgment on the trend of Qi cultur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from six aspect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ing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维英;稷下先生内有无墨者[J];齐鲁学刊;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慧;王恒展;;论《聊斋志异》中两性角色的错位[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王京龙;;从齐鲁文化看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渊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任秀玲;;稷下黄老新学与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11期

5 张连伟;;论《管子》的礼与法[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6 于孔宝;简论稷下诸子学说[J];东方论坛;2002年06期

7 王萍;道家思想在东汉中后期的发展[J];东岳论丛;2001年05期

8 张连伟;《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J];管子学刊;2001年04期

9 张连伟;论《管子》四篇的学派归属[J];管子学刊;2003年01期

10 颜炳罡,孟德凯;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J];管子学刊;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耿振东;;《管子》中齐人崇古管窥[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德三;《庄子》外杂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刘洋;阐释与重构—《韩非子》研究新论[D];浙江大学;2004年

4 葛刚岩;《文子》成书及其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战佳阳;道家、道教与《黄帝内经》[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7 杨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延仓;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9 郭建洲;张伯端道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战佳阳;《黄帝四经》对《黄帝内经》的影响[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2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曾业桃;轴心时代的中国人性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夏凌霞;《晏子春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廖一邦;孟子的人格美学与孟子散文[D];汕头大学;2003年

6 李凡;中国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文化心理制约—论冲射观念的意义整合与误用[D];天津大学;2004年

7 管正平;《管子》及其礼法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红;先秦道家和《黄帝内经》中“神”范畴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宋洪兵;“人情论”视角下的韩非像[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曲洪波;融合中的嬗变—汉代政治文化传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年;;历史与真实:1949年前的中越关系演变[J];世界知识;2011年14期

2 晋京民;;中国古代四大笑星[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8期

3 武鸣;;中国古代四大笑星[J];政府法制;2011年23期

4 孙景超;;中国古代对黄河源头的多元思考[J];寻根;2011年03期

5 ;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山海经》[J];党的建设;2010年03期

6 田毅铭;;浅谈如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孟存;;《周易》与晋国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李仁和;李丽君;;三晋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秦培华;;三晋文化在中华古文化中的地位[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4 杨纯渊;;地理环境与先秦三晋文化的昌兴[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5 张建英;;三晋文化中的“忠”、“义”思想[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2 杜靖;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立平;从中国古代文字狱看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许秀娟;麒麟文化的变迁与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3年

3 罗冬梅;从宗教信仰看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雅梅;唐宋时期艺术捐资者——供养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卜奇文;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日善;百济与中国的关系[D];延边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41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41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f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