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农耕文明下的浚县泥咕咕与古代鸟信仰崇拜

发布时间:2018-10-13 14:24
【摘要】:正河南浚县民间泥玩的统称为"泥咕咕",2006年5月20日,浚县泥咕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南省浚县的王学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知名度极高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类浚县泥咕咕题材丰富,战马、骑马人、花哨哨等军事题材占有较大的比例,却为什么以"泥咕咕"作为名称呢?其实,泥咕咕是农耕文明下民间鸟类信仰崇拜的深层民俗学意义,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
[Abstract]:The general name of folk mud play in Junxi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is "Nai Golf Goo." on May 20, 2006, Nai Golf Goo, June5th, 2007,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be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 On June 5, 2007, it was determined by the State Ministry of Culture. Wang Xuefeng of Junxi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is the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The famous folk arts and crafts category Junxian County Nai Cuckoo rich theme, horse, rider, fancy and other military theme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but why to "mud gurgle" as the name? In fact, mud gurgling is the deep folklore meaning of folk bird belief worship under farming civilization, and has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从军;鸠杖与汉代敬老习俗[J];民俗研究;2005年01期

2 张新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J];装饰;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克诚;;“人血馒头”的俗信源流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2 张文丽;;浚县“泥咕咕”的人文之美[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广荣;商标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视角[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饶红霞;;近三十年来汉代尊老养老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5 徐伊宇,李广荣;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孙爱玲;;论《红楼梦》开篇神话的本真意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谷颖;;满族说部《恩切布库》的文化解读[J];满族研究;2008年03期

8 赵晓倩;;汉代坐具漫谈[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谢正荣;;甘肃民间驱鬼方式与原始崇拜[J];丝绸之路;2010年04期

10 李广荣;品牌翻译中动物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解读[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帆;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文化保护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娜;论浚县泥咕咕的装饰艺术特征[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岩;汉画“孔子见老子”的资源和制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李荣荣;中西方关于“信仰”的跨文化语义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骆维娜;品牌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翠萍;;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张广核;;浅论炎帝文化暨特性、地位和作用[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10期

3 杨树标;使我受益颇多的一部书──读冯天瑜、毛磊等著的《中华开放史》[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曹大为;关于新编《中国大通史》的几点理论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03期

5 侯文宜;晋东南一带炎帝历史传说、民俗文化考释[J];晋阳学刊;2005年05期

6 于逢春;;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3期

7 葛金芳;;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结构及其演进轨迹的思考[J];史学集刊;2006年01期

8 于学斌;;孔子的民俗学成就[J];民俗研究;1990年03期

9 张余;;关公信仰与商品意识[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长石;草原所有制关系史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冯广裕;;由尝百草谈炎帝对农耕文明的贡献[A];“炎帝与民族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经济性原因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3 王俊义;;弘扬炎帝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A];“炎帝与民族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玉洁;;黄河流域农耕文化述论[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葛夫平;;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6 彭邦本;;炎帝、姜炎文化略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7 葛祥邻;;炎黄文化的十大文化认同表现[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8 韩经太;;躬行君子与忘言名道——全球语境下中华文明的典型塑造[A];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论文或提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真;重拾“失落的天书”[N];科学时报;2007年

2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3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4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5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6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7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8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9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10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上)[N];大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桦;农牧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战争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魏晓立;二十世纪前期汉族宗法文化存在形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68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268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