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视野中的农村地方课程设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晋南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3年
乡土文化视野中的农村地方课程设置研究
夏宁
【摘要】: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基础之上的文化,它有着鲜明的地方性色彩,是特定地域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综合体现。它以特定的价值观念、民间艺术与文化景观为表现形式,在乡土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情感培育、人格熏陶、社会教化与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理应成为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乡土文化与课程设置的关系而言,乡土文化对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主体与话语权,内容与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有着制约作用;而地方课程的设置也具有恢复、传播与创新乡土文化的积极意义。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对彼此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乡土文化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但在现实情况中,其实施现状与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在以长沙县农村初中为对象的实践调查中,笔者发现:地方课程的设置与乡土文化之间并未能达到和谐统一,农村地方课程设置面临着价值取向的国家化和城市化、课程内容背离乡土、课程设置权利主体单一化、课程实施的形式化与课堂化以及课程评价单一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针对实践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把面向乡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从课程内容上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且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主体性,在促进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现多元化的同时,以各级教育部门为主体,在农村地方课程设置方面建立责任制作为保障,才能够使乡土文化与课程设置的结合真正成为现实,才能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云;;征地补偿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琚四化;;论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条件[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4期
3 吴刚平;国外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及改革经验[J];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5 徐辉,辛治洋;略论美国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6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7 崔成前;日本中学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赖亦芬;;利用本土文化创设特色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2012年03期
9 郑志辉;刘祖勤;;课程实施主体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纪国和;关于地方课程的演进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李婷;;大学生理想人格与积极动控素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金少萍;;本土知识与文化创新——以云南民族工艺文化为研究个案[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宫伟伟;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宋斌文,樊小钢,周慧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2004年01期
3 科恩,罗登布什,保尔,彭胜来;资源、教学与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谢登斌;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管窥[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刘海云;刘吉云;王庆秀;;对影响征地补偿价格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经纬;2006年01期
6 陈晨,陆铭,周国良,阮杨,罗仁勇;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对被征地农民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与就业情况的考察[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1期
7 董德坤,朱道林,王霞;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4年04期
8 刘海云,王庆秀;征地补偿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河北高碑店市周围50户失地农户的调查[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9 姜勇;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期
10 覃章成;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地方课程管理:问题与建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Z1期
2 曹石珠;;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3 李开武;;关注学生发展 构建活力课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6期
4 赵晓光;孟维杰;;论地方课程开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陈杰;;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3期
6 姚文峰;;地方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适应性分析——来自沈阳市课改实验区部分中小学的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郭敏;;靠什么来提升教师的理念——谈《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省情”部分教育实施的切入点[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05期
8 ;信息之窗[J];宁夏教育;2008年10期
9 孟凡丽;吕红日;;文化视域下的地方课程价值探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10 吕红日;;文化视域下的地方课程价值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耀平;;基于乡村旅游的苏北乡土文化系统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2 吴娟;;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乡土文化保护[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逢春;;简谈乡土文化进入中小学文史科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作用[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黄思法;;地方文化资源向地方课程资源转化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方全明;杨璐璐;;“禅寿老街”保护与传承[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金干;;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费方芳;房美红;;让娃娃舞动乡土文化——儿童舞《泥娃乐》的创编实践与体会[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田明清;;构建道德文明的禅床——浅谈乡土文化下的德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王静;何路;刘彦红;;民间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曹英 实习生 马也;[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2 记者 高健;[N];北京日报;2008年
3 尚陵彬;[N];宁夏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欣瑶 实习生 华夏;[N];甘肃日报;2009年
5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高健;[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8 记者 杨颖;[N];鞍山日报 ;2008年
9 通讯员 王荣文 记者 金璐;[N];金华日报;2006年
10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5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贺群;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谢琳;北京市京剧音乐地方课程社会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曾小珊;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D];武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宁;乡土文化视野中的农村地方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王芳;“晋南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肖菊梅;论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友平;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顾卫;“南通乡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立娜;乡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宝乐日;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新;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晋南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