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初赣南士绅吴之章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3 12:00
【摘要】:吴之章作为清初赣南士绅之一,经历了康熙、雍正两个朝代。他的生命轨迹是那个时代社会底层文人儒士的一个缩影。本文以吴之章《泛梗集》为基础,结合相关地方志以及文人诗文集等文献资料,试图通过对吴之章生活方式、精神面貌、思想主张、传世作品以及行为方式等内容的研究,勾勒出一个清初士绅的基本形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吴之章基本符合文人儒士的典型形象:他出身书香门第,却家境清贫;渴望施展经世之才,却屡踬于科举;孤高自赏,却不得不成为地方官僚的幕僚清客;终身困顿,却严于律己,坚守儒家的道德规范。即便其科场失败,但还是拥有着满腔抱负和经世之思,寄情山水,结交各方名士,关注社会民生,所作诗篇既有浪漫主义情怀又有现实关照和人文关怀;即便其一生清贫,但还是坚定地追求着高尚的道德和独立的人格,坚守儒家纲常伦理,传播理学思想;即便其能力有限,生活处境不佳,但还是积极介入地方事务,极具社会责任感,与地方文人结成广泛且稳定的社会网络,关心民生利弊,致力于地方文化建设,践行经世思想。通过对吴之章生命轨迹的还原基本可以描画出清初时代背景下文人士绅的基本形象和生活图景。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清初汉族士人认同的变迁及诗歌创作的流变——以博学鸿儒科为中心[J];求索;2013年04期

2 张丽丽;;清代汉族士人认同的发展与清诗转变的关键——从王士y洝吧裨稀笔皆丁靶粤椤笔玔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3 马将伟;;“出”“隐”之间:从魏际瑞游幕看清初士人的悖论性生存[J];清史研究;2013年01期

4 李婵娟;;清初明遗民魏禧的生存抉择及心态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5 王杰;;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6 黄志繁;;建构的“客家”与区域社会史:关于赣南客家研究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肖烽;;易堂九子中的另类隐士——略论魏祥的游幕与隐逸心态[J];语文学刊;2006年05期

8 赵园;明清之际士人的豪杰向慕与理想人格追寻——以易堂诸子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钟俊昆,陈贱星;论吴之章及其诗作[J];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02期

10 黄志繁;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2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骆耀军;明清之际士人认同的转变与重塑[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慧娟;康、雍、乾三朝文化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胡成华;宁都“小三魏”的文集整理及其年谱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礼;清中期赣南地方小士绅[D];南昌大学;2008年

5 肖烽;宁都三魏古文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张小平;魏禧思想交游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英顺;明清之际的社会思潮与朝鲜实学[D];延边大学;2003年

8 廖华生;清初士人:道德追求与社会责任[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5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5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