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及其现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年12期
3 雷信来;;南诏郑回的政治思想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雷信来;;南诏大理国时期滇西北白族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5 周俊华;雷信来;赵金元;;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与白族先民政治生活的积极互动[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申旭;南诏境内的民族及其族属研究[J];东南亚;1989年01期
7 柴宝勇;;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8 张玉冰;;执政党政治认同的来源及强化政治认同的必要性[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张平;杨西锋;;当前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上)[J];党政论坛;2010年07期
10 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士梅;唐代诚信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涛;《蛮书》文献价值浅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崔紫君;唐中央与南诏关系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圆恒;南诏的民族政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唐丽娜;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认同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D];安徽大学;2010年
5 张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安女;《南诒德化碑》和唐代天宝战争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52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5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