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与两汉社会
发布时间:2020-01-31 10:25
【摘要】:循吏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的官僚群体,他们将儒家宣扬的“德治”与“仁政”作为施政理念来为国家服务。两汉时期的循吏更是将这种施政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对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的富裕、道德文化的提升以及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汉代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好评。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前言,是对该课题的选题理由和研究现状进行一个概括与总结,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以及写作思路做一个简单的叙述。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司马迁、班固和范晔三位史家所列举的循吏事迹,来对循吏的定义以及品行特征做一归纳。第三部分主要利用两汉循吏的具体事迹,从为民兴利除弊、使民安居乐业和推行教化、提升民众道德文化水平这两个方面来对循吏与两汉社会的治理情况做一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论证循吏与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关系和探讨循吏产生及其本质的问题。具体对史学界关于循吏的一些常用观点进行辨析,从而认定两汉循吏是汉代“霸王道杂之”治国方针的贯彻者,循吏的本质是“吏”,奉行的是政府的法令,而非儒家大传统的教义。第五部分总结循吏对两汉社会的影响。主要从循吏治理两汉社会的积极影响和循吏教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概括。第六部分即结语,利用立祠奉祀、离任挽留、编歌谣和以姓名子这四种两汉社会现象,阐述循吏在两汉民众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4
本文编号:2575011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珊;在文化与政治之间——西汉循吏治政策略的意识形态意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吴海燕,范志军;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杨建祥;;评循吏的亦“官”亦“师”[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4 陈金花;;论循吏在汉、隋两代的变化及其原因[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沈刚;;民间信仰与汉代地方行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田张霞;;汉代社会教化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吴灿,郑达威;汉代循吏的传播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房锐;;文翁化蜀对儒学传播的推动意义[J];孔子研究;2007年02期
9 林存光;;儒家的仁爱政治观与循吏文化[J];孔子研究;2008年05期
10 刘德杰;;两汉酷吏的文化阐释[J];南都学坛;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瑜(王争);循吏法律实践的思想基础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张亮;先秦及两汉循吏与儒家文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5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7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