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与宗族制度论略
发布时间:2017-03-29 05:10
本文关键词:士绅与宗族制度论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了基层社会士绅阶层的形成及与新宗族制度的关系和意义。 唐家之际的社会变革,使得宋初社会封建宗法伦理道德淡漠,士庶阶层流动频繁,对封建统治和儒家文化形成了新挑战。对此,具有“先觉”精神的儒士主张复兴宗法宗族制度以重建基层社会秩序。随着士人建设宗族制度的实践,士人社会角色发生转化,成为地方士绅。宋元是宗族制度初步发展阶段,明清是普及和成熟阶段;相应的,宋元是士绅阶层萌发阶段,明清是其形成和扩张阶段。 士绅与宗族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宗族因士人而逐渐发展成熟,士人因宗族而为基层社会士绅阶层。皇权因宗族组织与基层社会联结起来;士绅因宗族组织将皇权意志和儒家文化深入基层社会,为官与民之间的媒介,成为地方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宗族组织具有通上下的功能,科举功名只是士人身份的一种标志,士绅阶层的形成更在于其文化使命。
【关键词】:宋元明清 儒家文化 士绅 宗族 基层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0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一、 绪论7-12
- (一) 关于宗族制度的研究7-8
- (二) 关于士绅的研究8-9
- (三) 相关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取径及存在的问题9-11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2
- 二、 宋元时期士绅与新宗族理论的提出12-19
- (一) 北宋初期的社会问题12-14
- (二) 士大夫与新宗法理论的提出14-17
- (三) “礼”与朱熹的士绅、宗族思想17-19
- 三、 宋元时期士绅与宗族制度19-29
- (一) 置族田19-22
- (二) 修族谱22-25
- (三) 设祠堂25-29
- 四、 明清时期士绅与宗族制度29-38
- (一) 封建皇权的政治导向29-31
- (二) 修族谱31-33
- (三) 设祠堂33-36
- (四) 置族田36-38
- 五、 结论38-46
- (一) 从皇权到基层社会38-40
- (二) 士绅与宗族的互动40-43
- (三) 科举与士绅43-46
- ◆主要参考书目46-48
- ◆后记4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杰;比较历史视野下的大国治理问题研究:以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为线索[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彦乔;乡村社会中士绅阶层的地位与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士绅与宗族制度论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7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