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

发布时间:2017-03-30 15:05

  本文关键词: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是《史记索隐》中最具特色,最能说明《史记索隐》对《史记》订证、疏解之功的一个方面。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包括对《史记》体例的驳正,对《史记》原文的驳正,对《史记》旧解旧注的驳正。文章从驳正原因、驳正内容、驳正方法、驳正意义等几个方面来对这种驳正加以考述。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驳正的原因。笔者认为司马贞驳正《史记》原文及在流传过程中的缺失,而欲使《史记》更加完善,是司马贞驳正《史记》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是司马贞驳正《史记》所包括的内容,即对《史记》体例的驳正、对《史记》内容的驳正、对《史记》旧注旧解的驳正。这是本文的中心部分。第三部分是司马贞驳正《史记》的方法。本文从据实地考察而驳、据文献(包括新出土文献)而驳、据《史记》本身而驳、据推理而驳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第四部分主要说明司马贞在驳正《史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包括所据版本的错误、所据史料的错误,理解的错误,以及《史记》本身虽有误而司马贞在驳正过程中也出现了错误等等。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司马贞驳正《史记》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司马贞对《史记》的驳正起到了校勘文字、考证史实、补充史料、疏解史文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对于完善《史记》、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史记》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本文从各个角度研究探讨了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从而说明了《史记索隐》对完善《史记》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司马贞 史记索隐 史记 驳正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04.2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一 司马贞驳正《史记》的原因10-12
  • (一) "家传是书,不可失坠"10
  • (二) "太史公好奇而词省"10-11
  • (三) "伤古今为注解者绝省"11-12
  • 二 司马贞驳正《史记》的内容12-29
  • (一) 对《史记》体例的驳正12-17
  • (二) 对《史记》原文的驳正17-23
  • 1、文字方面17-18
  • 2、史实方面18-21
  • 3、史文叙述方面21-22
  • 4、驳正司马迁史评之失当22-23
  • (三) 对《史记》旧解的驳正23-29
  • 1、字词的音义方面24-25
  • 2、文句的解释方面25-26
  • 3、地理注释方面26-27
  • 4、时间、人物、谥号及具体历史实事方面27-29
  • 三 司马贞驳正《史记》的方法29-33
  • (一) 据实地考察驳正之30-31
  • (二) 据文献以驳之31-32
  • (三) 据《史记》本书驳正之32
  • (四) 据推理而驳正之32-33
  • 四 司马贞对《史记》驳而不当之处33-37
  • (一) 因误本而批驳致误33-34
  • (二) 因错误的史料而批驳致误34-35
  • (三) 因错误理解而导致错批35-36
  • (四) 《史记》原文错误,而《索隐》之批驳亦误36-37
  • 五 司马贞驳正《史记》的作用37-41
  • (一) 校勘文字37-38
  • (二) 考证史实38
  • (三) 补充史料38-39
  • (四) 疏解史文39-41
  • 参考书目41-43
  • 后记4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巧红;司马贞《史记索隐》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向平;《史记索隐》训诂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77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e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