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承德政区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2:59
承德位于京师与内蒙古的交界地区,是京师北部重要的战略缓冲地。清代以前承德府只是内蒙古部落的游牧之地。随着承德逐步的开发,大量人口涌入承德地区,形成了满汉蒙等多民族聚居的情况,为了加强对承德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对承德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最终发展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副中心。雍正元年(1723)在此设立热河厅,后又相继设立了八沟厅、多伦诺尔等专管多民族聚居地的行政建置,乾隆四十三年(1778)升热河厅为承德府,辖平泉州、滦平县、丰宁县、朝阳县、建昌县、赤峰县,此后承德府又屡经改置,至清末领州1县3。承德府作为直隶省北部的门户,是连接内蒙古与京师的重要战略缓冲地。承德府由僻野之地转变成为政治副中心,经历了长时段复杂的行政区划改革。本文第一章主要叙述承德府及其所辖州县的行政建置沿革情况,包括政区的沿革、层级的变化,以期作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廓清承德府有清一代的行政区划变迁全过程。第二章主要叙述了承德府及其所辖州县的辖区范围变化,承德府从建立之初至清末,其辖区范围经历了从小到大,又逐步缩小的过程,体现出其管理幅度的变化。第三章主要从承德府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人口数量的变化、提高行政效率等角度出发,对引起承德府政区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承德府政区变迁后,其政治地位有何变化、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如何、文教事业和宗教的发展因此得到哪些好处等。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回顾
1.2.1 政区变迁相关研究
1.2.2 承德政区变迁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承德府的建置沿革
2.1 清以前承德府的行政建置
2.2 清代承德府的行政建置
2.2.1 承德府所辖州县
第3章 承德府的职官制度
3.1 承德府的职官概况
3.1.1 清以前承德府职官概况
3.1.2 清代承德府职官概况
3.2 清代承德府所辖州县的职官概况
3.2.1 滦平县
3.2.2 丰宁县
3.2.3 平泉州
3.2.4 赤峰县
3.2.5 建昌县
3.2.6 朝阳县
3.2.7 围场厅
3.2.8 隆化县
第4章 清代承德府辖区变迁
4.1 承德府
4.2 承德府所辖州县
4.2.1 滦平县
4.2.2 丰宁县
4.2.3 平泉州
4.2.4 赤峰县
4.2.5 建昌县
4.2.6 朝阳县
4.2.7 围场厅
4.2.8 隆化县
第5章 承德府政区变迁的原因
5.1 政治因素
5.1.1 强化地方控制的需要
5.1.2 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5.1.4 “木兰秋狝”与避暑山庄的兴起
5.2 自然地理因素
5.3 军事防御因素
5.3.1 “外控蒙古,内拱京师”的地理位置
5.3.2 调解蒙、民冲突,维护地方稳定
5.3.3 笼络蒙古各部落的需要
5.4 经济因素
5.4.1 人口的流动和增长
5.4.2 安置无业旗民的需要
5.4.3 清末财政危机的出现
第6章 承德府政区变迁产生的影响
6.1 增强少数民族的向心力
6.2 促进了承德地区社会经济基础的增强
6.3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6.4 文教事业的发展繁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0695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回顾
1.2.1 政区变迁相关研究
1.2.2 承德政区变迁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承德府的建置沿革
2.1 清以前承德府的行政建置
2.2 清代承德府的行政建置
2.2.1 承德府所辖州县
第3章 承德府的职官制度
3.1 承德府的职官概况
3.1.1 清以前承德府职官概况
3.1.2 清代承德府职官概况
3.2 清代承德府所辖州县的职官概况
3.2.1 滦平县
3.2.2 丰宁县
3.2.3 平泉州
3.2.4 赤峰县
3.2.5 建昌县
3.2.6 朝阳县
3.2.7 围场厅
3.2.8 隆化县
第4章 清代承德府辖区变迁
4.1 承德府
4.2 承德府所辖州县
4.2.1 滦平县
4.2.2 丰宁县
4.2.3 平泉州
4.2.4 赤峰县
4.2.5 建昌县
4.2.6 朝阳县
4.2.7 围场厅
4.2.8 隆化县
第5章 承德府政区变迁的原因
5.1 政治因素
5.1.1 强化地方控制的需要
5.1.2 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5.1.4 “木兰秋狝”与避暑山庄的兴起
5.2 自然地理因素
5.3 军事防御因素
5.3.1 “外控蒙古,内拱京师”的地理位置
5.3.2 调解蒙、民冲突,维护地方稳定
5.3.3 笼络蒙古各部落的需要
5.4 经济因素
5.4.1 人口的流动和增长
5.4.2 安置无业旗民的需要
5.4.3 清末财政危机的出现
第6章 承德府政区变迁产生的影响
6.1 增强少数民族的向心力
6.2 促进了承德地区社会经济基础的增强
6.3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6.4 文教事业的发展繁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晓辉;;清代木兰围场管理制度的演变与边疆治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年06期
2 韩茂莉;;历史时期中国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J];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02期
3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840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4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