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太监李广之死与弘治朝政治

发布时间:2020-10-19 22:39
   明代宦官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前代,宦官群体的政治影响力也益发突显。洪武时期,宦官组织虽初具规模,但依然处于近侍地位。随着明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仁、宣以来,内阁的票拟与司礼监的批红逐渐成为维系明代国家机构运行的正式制度,这种正式的制度又成为制约皇权的因素。迨至成、弘时期,皇权的运行逐步退居幕后,日益呈现礼仪化形态,并受到政治体制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制约。这一时期,宦官的政治作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弘治朝权宦李广崛起的背后,恰恰影射出皇权对政治体制的有力回应。事实上,李广崛起缘于君主的宠幸,并非制度的安排,而弘治朝传奉官的增加反映了皇权试图突破既有体制的行为,这一进程也并未因为李广之死而中断。纵观太监李广的一生,其政治影响在弘治年间最为活跃,在此期间留下的事迹和史料较为丰富。他既是明孝宗朱佑樘的重要心腹,又与文官集团中屠滽、王越、邱濬等上层士大夫交好;既在内府进行政治投资,襄助梁芳、汪直、刘瑾等重要宦官,又积极参与宫廷政治斗争,与孝康张皇后、张鹤龄、张延龄等外戚势力结为政治共同体;他早年曾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心腹,通过习得道家修炼斋醮之方术,获取明孝宗的宠信,并成为弘治朝传奉官的代言人。权宦李广以宦官与术士的双重身份,得以参与弘治朝的众多重大事件,其个人命运的沉浮,与弘治朝政局的变迁息息相关。透过李广的生前与身后,了解其与皇权、内府、外朝、外戚等政治势力的关系,以此更清楚地了解弘治朝真实的政治生态。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综述等。第一部分对明代宦权演变源流以及弘治朝政局与宦权概况作一梳理,重点阐述成化以降的宦权背景并对弘治朝宦权的真实地位做出论断,分析弘治初年政治形势的历史动因,对以往关于“弘治初政”的误解,尝试性作出论断。第二部分以弘治朝太监李广的政治活动为出发点,首先对宦官李广的生平加以考证,分析李广在时代背景下崛起的原因以及李广在朝中关系网的构建,从而了解李广生前与皇权、文官集团、外戚势力之间的权力互动。第三部分重点围绕由李广之死而引发的“李广案”展开论述,对“李广案”的缘起、过程作一介绍,并从皇权、阁臣、其他官员等多角度对事件加以分析,试图探讨明代国家政治体制精神中儒家礼法精神与朝廷制衡诉求之间的矛盾。第四部分将李广之死与弘治朝政局加以联系,进一步分析李广之死带来的政治影响,其中包括由李广之死而引发的王越之死、五部尚书的致仕、明孝宗治国方略的转变等重大政治事件,并给予客观评价。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24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明孝宗与弘治朝
        (二)关于明代皇权与宦权
        (三)关于明代文官集团与党争
    三、史料来源、相关概念界定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洪武至弘治朝宦权与政治
    第一节 洪武至成化朝宦权概况
    第二节 弘治朝宦权与政局概况
        (一)弘治朝宦权
        (二)弘治政局
            1.弘治初政
            2.“视朝渐晏”
第二章 李广政治活动与关系网
    第一节 中官李广的权势
        (一)李广的任职情况
        (二)成弘方术与李广崛起
    第二节 李广与内外朝之关系
        (一)李广与外朝之关系
        (二)李广与内朝之关系
        (三)李广与“反李派”之龃龉
    第三节 李广与外戚之关系
        (一)外戚周氏
        (二)外戚张氏
        (三)弘治朝外戚之争
        (四)李广与弘治朝外戚之争
第三章 李广之死
    第一节 “李广案”的过程
    第二节 “李广案”的处理
        (一)明孝宗的态度
        (二)阁臣的态度
        (三)其他官员的态度
        (四)对事件处理的分析
第四章 李广之死与弘治政局
    第一节 李广之死的政治影响
        (一)五部尚书致仕
        (二)七卿人事变动
    第二节 明孝宗的转变
        (一)由惰变勤
        (二)革除宿弊
        (三)裁抑宦权
    第三节 王越之死:文官集团分化加剧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强;明孝宗的个性与弘治朝政策[J];齐鲁学刊;1993年06期

2 贾顺先;杨慎的“求实”哲学[J];孔子研究;1988年04期

3 黄俊琳;珍贵的开封犹太碑[J];档案管理;1988年05期

4 白埕埸;;明孝宗应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兴”之道[J];领导科学;2016年36期

5 周昭文;;明孝宗生母纪淑妃的生平与出生地及其族属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木子;明孝宗虚心纳谏[J];历史教学;1995年03期

7 刘隆有;;明孝宗:勤政除弊致中兴[J];海峡通讯;2016年02期

8 杨树森;从明孝宗一次用人失误谈起[J];决策探索;1994年08期

9 程彩萍;;《明孝宗实录》人名记载错误举正[J];殷都学刊;2016年03期

10 盛会莲;;明孝宗仅有一女[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哲武;太监李广之死与弘治朝政治[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赵安冬;明代弘治张天祥“冒功”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黃約琴;吳寬年譜[D];兰州大学;2014年

4 秦爱叔;刘大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斌;明代弘治朝“两京言官之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4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