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共和”是“召、周”世袭“为公为相”的产物

发布时间:2021-01-20 12:34
  暴虐好利的周厉王在位30年后,不听芮良父之谏,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公用事,与民争利。厉王不听召公之谏,杀人以弭谤,国人"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这些基本历史事实的后面是召公、周公世袭为公为相,周王与二相争政的结果。"共和"是"召、周"世袭为相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产物。"共和"对政权的传承、民主制度的建设、国家利益的分配、各阶层怎样才能"共和"等,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值得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 

【文章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9)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周成王建立的“召、周” 世袭“为公为相”制度
    (一)“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的确立
    (二)周成王伐东夷后,“召、周”世袭的制度化
二、《左传》《国语》《诗经》《史记》 对世袭召公、周公的记载
    (一)世袭召公的记载
        1.召公见于《左传》
            (1)召穆公。
            (2)召武公。
            (3)召昭公。
            (4)召戴公。
            (5)召襄公。
            (6)召桓公。
            (7)召庄公。
            (8)召简公。
        2.召公见于《国语》
            (1)召穆公。
            (2)召公过。
        3.召公见于《诗经》
        4.召公见于《史记》
    (二)有关世袭周公的记载
        1.周公见于《尚书》
        2.周公见于《吕氏春秋》
        3.周公见于《史记》
        4.周公见于《左传》
            (1)周桓公。
            (2)周公孔。
            (3)周公忌父。
            (4)周公阅。
            (5)周公楚。
    (三)“召、周世袭为相”起源于成王时期
三、“共和”的产生
    (一)“王出奔于彘”
    (二)“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三)“朕命不易”之周厉王
四、“共和”是“召、周”世袭“为公为相”的产物
    (一)“召、周”世袭为相的制度化影响
    (二)“共和”之民主
    (三)被唐人“非也”的“共和”之异议



本文编号:2989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989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