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示范效应:江南士人考中顺治丁亥科进士探赜

发布时间:2021-01-20 16:51
  明清易鼎巨变后,清廷迅速地以开科取士的方式选拔具有治理广大新增疆域能力的人才,并借此权术运用努力地去瓦解内部较为稳固的江南抗清士人群体。在顺治朝的历次科考中,以顺治四年(1647)丁亥科最具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亦即呈现出较为普遍的示范效应。在丁亥科之后,清廷录取进士中江南籍的占比逐渐攀高,其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分布情形也更趋合理,而其在具有风向标性质的一甲之中也时常会出现状元、榜眼、探花。正是凭借着开科取士的攻心之策,顺治帝最终完成了对江南士人群体的分化。换言之,聚焦具有分水岭特征的丁亥科取士,可观照出清廷帝王与江南士人之间的张力关系及其演进趋势。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2020,(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清之际江南士人研究与择选顺治丁亥科的新意
二、清顺治朝各科江南籍进士的量化统计及其解读
三、顺治丙戌、丁亥科特殊意义与江南籍进士身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顺治丁亥科常州五进士与方志编修[J]. 华建铭.  江苏地方志. 2014(02)



本文编号:298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98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