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蒙古东部农区北移及自然变动——兼论晚清民国时期各界应对自然环境恶化的生态理念
发布时间:2021-01-29 15:05
清朝自康熙朝开始,由于战乱、圈地和自然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内地流民不断向内蒙古区域迁徙。卓索图盟由于距京城最近,所以是东部最早被流民耕垦的区域,然后流民又逐渐扩散到昭乌达、哲里木、呼伦贝尔等地。到清宣统末期,除呼伦贝尔外,其他地区绝大部分可耕种区域均被垦荒。农垦区的开辟,在解决内地流民、蒙地粮食及财政问题的同时,导致当地草原的减少退化、森林的采伐破坏、动植物种类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自然环境的正常发展。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分别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理念,观点和内容比较当代生态环境学理论略显粗陋,但对研究内蒙古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历史,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 2020,(1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农耕区域的拓展
二、农耕局域北移对内蒙古东部自然环境影响
(一)草原的减少和退化
(二)森林的采伐和破坏
(三)动植物种类的减少
(四)水土流失严重
三、晚清民国社会各界的生态理念
(一)晚清时期的生态保护理念
(二)民国时期的生态保护理念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东北地区林业管理的变化及其影响[J]. 张文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2]内蒙古森林变迁 人类历史时期森林的变迁[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7(S1)
[3]清末科尔沁草原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变迁[J]. 王景泽,陈学知. 学习与探索. 2007(03)
[4]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J]. 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林珊珊. 地理学报. 2007(01)
[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J]. 苏志珠,卢琦,吴波,靳鹤龄,董光荣. 中国沙漠. 2006(03)
[6]清朝农垦活动对森林的严重影响[J]. 金麾,董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耪青与社会流动——近代东蒙地区社会转型的过程透视[J]. 王建革. 近代史研究. 2002(05)
[8]对清代封禁东北政策的再认识[J]. 王景泽. 东北师大学报. 1997(02)
[9]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的经济地理调查[J]. 赵松乔. 地理学报. 1953(01)
本文编号:3007091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 2020,(1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农耕区域的拓展
二、农耕局域北移对内蒙古东部自然环境影响
(一)草原的减少和退化
(二)森林的采伐和破坏
(三)动植物种类的减少
(四)水土流失严重
三、晚清民国社会各界的生态理念
(一)晚清时期的生态保护理念
(二)民国时期的生态保护理念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东北地区林业管理的变化及其影响[J]. 张文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2]内蒙古森林变迁 人类历史时期森林的变迁[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7(S1)
[3]清末科尔沁草原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变迁[J]. 王景泽,陈学知. 学习与探索. 2007(03)
[4]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J]. 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林珊珊. 地理学报. 2007(01)
[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J]. 苏志珠,卢琦,吴波,靳鹤龄,董光荣. 中国沙漠. 2006(03)
[6]清朝农垦活动对森林的严重影响[J]. 金麾,董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耪青与社会流动——近代东蒙地区社会转型的过程透视[J]. 王建革. 近代史研究. 2002(05)
[8]对清代封禁东北政策的再认识[J]. 王景泽. 东北师大学报. 1997(02)
[9]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的经济地理调查[J]. 赵松乔. 地理学报. 1953(01)
本文编号:3007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0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