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官箴研究 ——以《官箴书集成》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27 02:52
晚明以前,官箴经历了由“箴文”到“官箴书”的发展历程,在形态上也由最初“官箴王阙”到“二元并立”,再到“君臣互箴”,最终定格为“官吏自箴”,主体内容则由“为政之道”的思想阐释,演变为“从政经验”的传授叙说。至晚明,官箴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势头,面貌风格亦有较大变化。晚明官箴书在数量上或已达到甚至超过宋至明中叶的总和,单部官箴书的规模也有所扩大,其创作群体亦发生了阶层上移。官箴书在类型及内容上也有所创新与丰富,产生了多种新型官箴书。国家机器的扩展,吏治士风的恶化,社会的剧烈变动,士人刻书风气的浓厚,商业出版的繁荣兴盛,这都构成晚明官箴发展变化的时代动因。晚明官箴的主要载体是官箴书,《官箴书集成》收有十部晚明官箴书,其中以《实政录》和《治谱》最具代表性,它们篇幅众多,体例完备,内容齐全,几乎涵盖了从政、施政的方方面面。《实政录》为吕坤所作,分明职、民务、乡甲约、狱政、监察等几大部分;《治谱》为佘自强所作,分初选、到任、堂事等十部分,是从政者官场应酬、施政执法等的重要参考读物。《居官水镜》和《抚黔纪略》是“公牍辑录型”的代表,《居官水镜》选辑了刘时俊任知县时期所形成的公牍,有讞语、批词、告示...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2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晚明以前官箴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从“箴文”到“官箴书”
一、先秦时期——箴文的产生与衰微
二、两汉至隋唐时期——箴文的复兴发展与官箴书的产生
三、宋至明中叶——官箴书的不断涌现及其主导地位
第二节 从“官箴王厥”到“官吏自箴”问题的再探讨
一、由“隋唐说”与“秦汉说”引发的思考
二、两汉至南北朝的官箴性质再探讨
三、先秦时期“箴官”文献的产生
四、隋唐至明中叶的官箴形态
第三节 从“为政之道”到“从政经验”
一、先秦箴文——“为政之道”的阐述
二、两汉魏晋箴文——职责规范与官德要求
三、唐代《臣轨》——“居官法则”的系统阐释
四、宋至明中叶官箴书——“从政经验”的叙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官箴的兴盛与变革
第一节 晚明官箴书的发展及变化
一、官箴书数量的骤增
二、创作群体的阶层上移
三、形式及内容的创新与丰富
第二节 晚明官箴发展变化的时代动因
一、国家机器的扩展与吏治士风的恶化
二、晚明社会的变迁与行政治理的挑战
三、印刷技术的改良与刊刻出版的兴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官箴的主要载体:官箴书
第一节 晚明官箴书的典型:《实政录》与《治谱》
一、吕坤及《实政录》相关情况
二、佘自强及《治谱》相关情况
第二节 公牍辑录型:《居官水镜》与《抚黔纪略》
一、刘时俊及《居官水镜》相关情况
二、江东之及《抚黔纪略》相关情况
第三节 专门领域类:《牧民政要》与《新官到任仪注》
一、《牧民政要》的版本与内容
二、《新官到任仪注》的版本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为官之德与待人处世:晚明官箴的“内方”与“外圆”
第一节 操守、素养与选任、明职
一、为官操守与职业素养
二、临选、赴任与任后须知
三、明职与尽职
第二节 与上司同僚、士夫生员的相处之道
一、事上司:谨小慎微与士夫之气
二、处同僚:赤诚恭谦与扬善宽厚
三、待士夫:“道”与“术”的平衡
第三节 吏役防备与衙门革弊
一、吏役防备
二、衙门革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治理与司法实践:晚明官箴的主体阐述
第一节 经济民生与赋税徭役
一、农作与生计
二、积贮与应灾
三、收养与举医
四、清丈土地与均审徭役
五、钱粮催科
第二节 社会教化与社会治安
一、社学、学政与禁约风俗
二、“乡甲约”与治安教化
三、消弥盗贼与治安秩序
第三节 司法诉讼与狱政管理
一、受理
二、调查
三、审理
四、判决
五、囚犯优恤
六、牢狱关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102736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2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晚明以前官箴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从“箴文”到“官箴书”
一、先秦时期——箴文的产生与衰微
二、两汉至隋唐时期——箴文的复兴发展与官箴书的产生
三、宋至明中叶——官箴书的不断涌现及其主导地位
第二节 从“官箴王厥”到“官吏自箴”问题的再探讨
一、由“隋唐说”与“秦汉说”引发的思考
二、两汉至南北朝的官箴性质再探讨
三、先秦时期“箴官”文献的产生
四、隋唐至明中叶的官箴形态
第三节 从“为政之道”到“从政经验”
一、先秦箴文——“为政之道”的阐述
二、两汉魏晋箴文——职责规范与官德要求
三、唐代《臣轨》——“居官法则”的系统阐释
四、宋至明中叶官箴书——“从政经验”的叙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官箴的兴盛与变革
第一节 晚明官箴书的发展及变化
一、官箴书数量的骤增
二、创作群体的阶层上移
三、形式及内容的创新与丰富
第二节 晚明官箴发展变化的时代动因
一、国家机器的扩展与吏治士风的恶化
二、晚明社会的变迁与行政治理的挑战
三、印刷技术的改良与刊刻出版的兴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官箴的主要载体:官箴书
第一节 晚明官箴书的典型:《实政录》与《治谱》
一、吕坤及《实政录》相关情况
二、佘自强及《治谱》相关情况
第二节 公牍辑录型:《居官水镜》与《抚黔纪略》
一、刘时俊及《居官水镜》相关情况
二、江东之及《抚黔纪略》相关情况
第三节 专门领域类:《牧民政要》与《新官到任仪注》
一、《牧民政要》的版本与内容
二、《新官到任仪注》的版本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为官之德与待人处世:晚明官箴的“内方”与“外圆”
第一节 操守、素养与选任、明职
一、为官操守与职业素养
二、临选、赴任与任后须知
三、明职与尽职
第二节 与上司同僚、士夫生员的相处之道
一、事上司:谨小慎微与士夫之气
二、处同僚:赤诚恭谦与扬善宽厚
三、待士夫:“道”与“术”的平衡
第三节 吏役防备与衙门革弊
一、吏役防备
二、衙门革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治理与司法实践:晚明官箴的主体阐述
第一节 经济民生与赋税徭役
一、农作与生计
二、积贮与应灾
三、收养与举医
四、清丈土地与均审徭役
五、钱粮催科
第二节 社会教化与社会治安
一、社学、学政与禁约风俗
二、“乡甲约”与治安教化
三、消弥盗贼与治安秩序
第三节 司法诉讼与狱政管理
一、受理
二、调查
三、审理
四、判决
五、囚犯优恤
六、牢狱关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102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0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