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敦煌经变画乐舞伎造型的线条之美
发布时间:2021-03-28 09:47
唐代敦煌经变画所展现出的艺术之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其中的乐舞伎造型丰富多变,充满了异域风情。通过分析乐舞伎造型手段的线描艺术特征、舞姿的曲线美以及胡风之美来探析千年前敦煌舞的线条美学及其宗教意义,并体会唐代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形式。
【文章来源】:中国包装. 2020,40(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第112窟报恩经变之舞伎
唐敦煌榆林窟第25窟
舞蹈艺术是以肢体语言为语汇,通过形态表现来演绎主题、展示情节和表达情感[2]。敦煌壁画中的舞蹈一反中原的版式舞,其姿态变化多端,再加上经变画是以佛教内容为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画师们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融入自己的想象,不受现实约束,将人物造型曲线夸大,如反弹琵琶、胡人胡旋、吹奏伎乐等独具特色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女性的线条美。图2 第112窟报恩经变之舞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中国画的线描艺术[J]. 刘晶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1)
本文编号:3105334
【文章来源】:中国包装. 2020,40(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第112窟报恩经变之舞伎
唐敦煌榆林窟第25窟
舞蹈艺术是以肢体语言为语汇,通过形态表现来演绎主题、展示情节和表达情感[2]。敦煌壁画中的舞蹈一反中原的版式舞,其姿态变化多端,再加上经变画是以佛教内容为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画师们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融入自己的想象,不受现实约束,将人物造型曲线夸大,如反弹琵琶、胡人胡旋、吹奏伎乐等独具特色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女性的线条美。图2 第112窟报恩经变之舞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中国画的线描艺术[J]. 刘晶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1)
本文编号:3105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0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