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与清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9:15
本文关键词:魏斐德与清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 1937~2006)教授,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5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远东史博士学位。自1965年起,魏斐德开始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任教直至2006年6月退休。魏斐德生前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总校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美国国际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主席、国家东亚资源中心主任;还曾在美国亚洲协会、社会科学研究联合会等机构任职。其在任加州大学伯克利总校历史系教授期间,又兼亚洲研究哈斯(Hass)教授,并且是上海研究中心的创始人。 作为美国著名的中国史研究者,魏斐德被认为是美国中国史研究走向“中国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同孔飞力、史景迁被称为美国“汉学三杰”。在其治学的四十余年里,著述颇丰,与明清史相关联就有《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华南社会的暴乱》、《中华帝国的衰落》与《洪业——17世纪满清对中华帝国秩序的重构》三部,相关论文甚多;此外他还参与了《剑桥中国晚清史》当中关于鸦片战争篇章的撰写工作。 本文将按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以文本为基础,依照其论著中所涉及内容的时间先后——明清嬗变到晚清——为线索,针对其清史方面的主要著作进行个案研究,旨在对其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路、历史叙事和理论概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学术贡献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关键词】:魏斐德 清史研究 历史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07.8
【目录】:
- 内容摘要2-3
- Abstract3-4
- 目录4-5
- 引言5-7
- 一、魏斐德的治学经历7-11
- 二、大门口的陌生人与晚清社会11-19
- (一) 大门口的“陌生人”们11-14
- (二) 地方社会史模式下的“冲击与回应”14-17
- (三) 叛乱与革命——“双刃剑”的士绅们17-19
- 三、伟大的事业——满清的洪业、秩序重构中的文人与“忠”19-31
- (一) 《洪业》与叙事史19-22
- (二) 大顺朝的官员22-24
- (三) 满清的洪业之始与其对汉政策24-27
- (四) “贰臣”与帝国秩序重建27-29
- (五) “忠”的转移和天命传承29-31
- 四、魏斐德明清史研究中的几个特点31-40
- (一) 致力于中国社会内部长期发展动因的研究31-32
- (二) 世界性网络背景下的中国以及经济对政治事件的影响32-33
- (三) 社会科学能为中国研究做些什麽33-36
- (四) 历史学家的工艺和历史叙事36-40
- 参考文献40-43
- 后记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锡瑞;王平;;世界的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访周锡瑞教授[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4期
2 魏斐德,梁禾;讲述中国历史[J];史林;2001年03期
3 邹羽;徐有威;;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J];史林;2008年04期
4 张铠;美国学者魏斐德的中国史研究[J];太平洋学报;199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魏斐德与清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