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早期宁古塔流人对渤海上京遗址的调查和记录

发布时间:2017-04-20 06:09

  本文关键词:清早期宁古塔流人对渤海上京遗址的调查和记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早期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时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统治。在此期间,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国库充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世王朝,却在政治上施行高压政策,一再大兴文字狱,流人文化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区内古地名,初在今牡丹江海林市旧街,后迁至牡丹江上游建新城,即今天的宁安市)作为清朝早期流人的主要流放地,吸纳并接收了相当数量的流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官吏,有的是文人雅士,有的是战俘,还有无辜的百姓,一并被流放到塞北寒山饮凄风苦雨,茹荒野寂寥。 流人中原来的文人雅士,他们虽被流放,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流人在艰苦的环境下著书立说,他们不仅改变了宁古塔“绝域无文献”的历史,还以优美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塞外的白山黑水,丰富物产和民风民俗,以及地理历史和古代遗迹。 其中一些宁古塔流人的文字记载更是对唐代渤海国上京城遗址的发现和确认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依据。渤海国是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政权和羁縻州,,其上京龙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而宁古塔所处的位置恰巧与渤海上京城遗址处于同一地理范畴之内。故而,清早期,在宁古塔地区的荒野中,流人吴兆骞、方拱乾等人意外地发现了这座规模庞大古代废墟。倾倒的宫殿、遍地的砖瓦和高耸的浮屠石灯使他们感到震惊,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建造的,又是在何时沦为废墟的,这些疑问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好奇,从而促使他们对此遗址进行调查并加以记录。在他们留下的诗文中详细记录了清早期时这座古城遗址废墟的形制和模样。 本研究以几部记录有渤海上京城遗址的流人文献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详细梳理这几部流人文献中有关渤海上京城遗址的记录,进而将清早期宁古塔流人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发现、调查和相关记录进行一个基本的概况认识和脉络梳理。
【关键词】:清早期 宁古塔流人 渤海上京城遗址 发现调查 文献记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第一节 清早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0
  • 第二节 清早期流人的成因及构成特点10-12
  • 第三节 宁古塔地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12-14
  • 第四节 唐代渤海国上京城遗址的概况介绍14-18
  • 第二章 人物生平及其著作18-26
  • 第一节 云麓老人方拱乾18-19
  • 第二节 伐喻道人张缙彦19-21
  • 第三节 白云道人张贲21
  • 第四节 边塞文杰吴兆骞、吴振臣父子21-24
  • 第五节 大瓢山人杨宾24-26
  • 第三章 有关渤海国上京遗址的宁古塔流人文献26-37
  • 第一节 方拱乾的《绝域纪略》26-28
  • 第二节 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28-30
  • 第三节 张贲的《白云集》30-33
  • 第四节 吴兆骞的《秋笳集》、吴振臣《宁古塔纪略》33-34
  • 第五节 杨宾的《柳边纪略》34-37
  • 第四章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7-40
  • 第一节 对研究渤海国历史的意义37-38
  • 第二节 对研究东北边疆史的意义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仁;新中国时期渤海考古学的进展[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2 丹化沙;渤海历史地理研究情况述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1期

3 赵虹光;渤海上京龙泉府城址调查发掘工作的回顾[J];北方文物;1988年02期

4 李陈奇,赵虹光;渤海上京城考古的四个阶段[J];北方文物;2004年02期

5 张兵;张毓洲;;清朝前期案狱与桐城方氏四代流人的心态与创作[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张振国;;宁古塔流人张缙彦[J];北大荒文学;2002年04期

7 马大勇;流放诗人方拱乾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张朝阳;;宁古塔流人方拱乾兼论流人文化[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兴盛;清初三次遣戍黑龙江地区的桐城方氏一家[J];求是学刊;1981年01期

10 甘孺;辽海丛书[J];史学集刊;198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清早期宁古塔流人对渤海上京遗址的调查和记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8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