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汉人对武帝的评价与西汉儒学统治思想的发展与确立
发布时间:2021-06-26 17:21
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成就了“汉武盛世”,将西汉统治推向了高峰;同时又“外事四夷,内兴功利”,骄纵奢侈,几乎把汉朝带向了崩溃的边缘;晚年的汉武帝则“轮台罪己”,成功调整了统治政策。也正因此导致后代人对武帝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关于后代历史上对汉武帝的评价,学术界多有论述。但对西汉时期,甚至武帝同时代之人如何评价汉武帝,以及这种评价对西汉政治与统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术界的研究尚不充分。西汉时期对汉武帝的评价与儒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武帝同时期对武帝的评价以赞扬为主,因武帝即位后改黄老而尊儒学,儒生地位得到提高,儒臣为在朝中取得一席之地,得到武帝的认可,将儒学与其他学说相融合,赞扬武帝之声也成为主流。但此时武帝实为“外儒内法”,儒学只停留在礼制方面,并未渗透到政治层面。昭帝时期,面对武帝所遗留的社会问题而召开盐铁会议,会议上“纯儒”,即贤良、文学抨击武帝用人、外事四夷等政策,而推崇武帝外儒内法的御史、大夫则竭力维护武帝时期政策,高度赞扬武帝,导致对武帝的评价出现两极化。自元帝开始,“纯儒”成为朝中主要力量,儒学此时也不再只有文饰作用,而是真正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因此这一时期对武帝正面评价...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概况
一、同时期人对汉武帝的评价与武帝前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一)对武帝对内各项政策的评价
1.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可
2.对武帝奢侈生活和“巫蛊之祸”的劝谏
3.对经济政策和用人政策的评论
(二)对武帝对外政策的评价
1.对出兵匈奴、西南夷问题的争论
2.对武帝穷兵黩武政策的否定
(三)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与统治思想的转变
二、盐铁会议中对汉武帝的评价与统治思想的抉择
(一)关于工商政策利弊的讨论
(二)对用人政策得失的争议
(三)对出兵匈奴问题的功过讨论
(四)盐铁会议与统治思想的抉择
三、西汉中后期对汉武帝的评价与“纯任德教”的确立
(一)对武帝对内政策的否定
(二)对武帝对外征伐政策的评价
(三)对武帝庙乐废立的争论
(四)西汉中后期社会与“纯任德教”
1.宣帝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过渡阶段
2.元帝“纯任德教”思想下的武帝评价
3.成哀平三帝时期儒学逐步支配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答客难》看战国与汉武帝时期君王的求贤与士人的不遇[J]. 王绍东.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2]西汉郡国庙兴废政治思想史的考察[J]. 张立克,卢玉. 湖北社会科学. 2014(09)
[3]试论西汉盐铁会议的汉匈关系议题[J]. 古丽娜·阿扎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论司马相如[J]. 张大可.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5]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J]. 禹平.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3)
[6]公孙弘政治思想评议[J]. 袁德良. 孔子研究. 2009(03)
[7]试论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对外战争[J]. 陈曦.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02)
[8]司马相如与儒学[J]. 李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9]国策与国运——析汉武帝身后的政治走向[J]. 黄朴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6)
[10]从《盐铁论》看儒家的重本抑末倾向[J]. 傅文,陈寿灿.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D]. 张小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秦、西汉时期皇帝宗庙制度变革及其政治文化研究[D]. 张益群.内蒙古大学 2016
[2]两汉立庙毁庙文献研究[D]. 王新娟.郑州大学 2015
[3]盐铁会议与西汉中后期汉匈关系的变化[D]. 奚林强.南京师范大学 2015
[4]西汉社会垂直流动研究[D]. 李红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1754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概况
一、同时期人对汉武帝的评价与武帝前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一)对武帝对内各项政策的评价
1.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可
2.对武帝奢侈生活和“巫蛊之祸”的劝谏
3.对经济政策和用人政策的评论
(二)对武帝对外政策的评价
1.对出兵匈奴、西南夷问题的争论
2.对武帝穷兵黩武政策的否定
(三)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与统治思想的转变
二、盐铁会议中对汉武帝的评价与统治思想的抉择
(一)关于工商政策利弊的讨论
(二)对用人政策得失的争议
(三)对出兵匈奴问题的功过讨论
(四)盐铁会议与统治思想的抉择
三、西汉中后期对汉武帝的评价与“纯任德教”的确立
(一)对武帝对内政策的否定
(二)对武帝对外征伐政策的评价
(三)对武帝庙乐废立的争论
(四)西汉中后期社会与“纯任德教”
1.宣帝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过渡阶段
2.元帝“纯任德教”思想下的武帝评价
3.成哀平三帝时期儒学逐步支配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答客难》看战国与汉武帝时期君王的求贤与士人的不遇[J]. 王绍东.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2]西汉郡国庙兴废政治思想史的考察[J]. 张立克,卢玉. 湖北社会科学. 2014(09)
[3]试论西汉盐铁会议的汉匈关系议题[J]. 古丽娜·阿扎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论司马相如[J]. 张大可.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5]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J]. 禹平.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3)
[6]公孙弘政治思想评议[J]. 袁德良. 孔子研究. 2009(03)
[7]试论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对外战争[J]. 陈曦.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02)
[8]司马相如与儒学[J]. 李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9]国策与国运——析汉武帝身后的政治走向[J]. 黄朴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6)
[10]从《盐铁论》看儒家的重本抑末倾向[J]. 傅文,陈寿灿.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D]. 张小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秦、西汉时期皇帝宗庙制度变革及其政治文化研究[D]. 张益群.内蒙古大学 2016
[2]两汉立庙毁庙文献研究[D]. 王新娟.郑州大学 2015
[3]盐铁会议与西汉中后期汉匈关系的变化[D]. 奚林强.南京师范大学 2015
[4]西汉社会垂直流动研究[D]. 李红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1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5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