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汉合璧会话书汉语部分方所词特殊用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10:18
经过对满汉合璧会话书《清文启蒙》等中满汉比较对照,认为汉语会话部分方位处所词"上/上头""里/里头""跟(根)前""去处"等与规范汉语不同的用法是对译满语与位格助词-de、原因后置词jakade/ofi、动词后缀-fi/-qi、方位词dolo以及处所词ba的结果。由元代以来的汉语文献语料看,只有表原因的"因此上"这种蒙汉/满汉叠加羡余形式被汉语所吸纳。
【文章来源】:古汉语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〇引言
一三种满汉合璧文献中汉语方所词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1方位词“(的)上/上头”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1.1“A上又A”中的“上”
1.1.2“上”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关系或态度
1.1.3“(的)上”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期间(时候)
1.1.4“(的)上/上头”表示原因
1.1.4.1“(的)上/上头”对译满语位格助词-de表原因
1.1.4.2“(的)上/上头”对译满语原因后置词jakade表原因
1.1.4.3“(的)上”对译满语原因后置词ofi表原因
1.1.4.4“(的)上”对译满语顺序副动词后缀-fi表原因
1.1.4.5“(的)上”对译满语动词条件式后缀-qi表原因
1.1.4.6“(的)上”表原因,无对译满语成分
1.2方位词“里/里头”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2.1“各处+里”组合中的“里”
1.2.2“里头”的特殊用法
1.2.2.1“里头”表示对人的关系或态度
1.2.2.2“里头”表示一定范围
1.3方位词“跟(根)前”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4处所词“(的)去处”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4.1“(的)去处”表示时间
1.4.2“(的)去处”表抽象的处所义
二三种满汉合璧文献中用汉语方所词对译满语与位格成分-de等的原因
2.1汉语方所词与满语与位格成分-de等语义上的相通性
2.2汉语方所词与满语与位格成分-de等句法上的一致性
三 三种满汉合璧文献中汉语方所词特殊用法在有清以来汉语中的使用状况
3.1方所词特殊用法在有清以来汉语中的使用和发展概况
3.1.1止步于旗人汉语
3.1.2扎根于汉语
3.2方所词特殊用法在汉语中去留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J]. 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2]元代直译体文献中的原因后置词“上/上头”[J]. 祖生利. 语言研究. 2004(01)
[3]元代白话碑文中方位词的格标记作用[J]. 祖生利. 语言研究. 2001(04)
[4]甲骨文方位词研究[J]. 甘露. 殷都学刊. 1999(04)
[5]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 李宇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博士论文
[1]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 刘艳红.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85143
【文章来源】:古汉语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〇引言
一三种满汉合璧文献中汉语方所词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1方位词“(的)上/上头”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1.1“A上又A”中的“上”
1.1.2“上”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关系或态度
1.1.3“(的)上”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期间(时候)
1.1.4“(的)上/上头”表示原因
1.1.4.1“(的)上/上头”对译满语位格助词-de表原因
1.1.4.2“(的)上/上头”对译满语原因后置词jakade表原因
1.1.4.3“(的)上”对译满语原因后置词ofi表原因
1.1.4.4“(的)上”对译满语顺序副动词后缀-fi表原因
1.1.4.5“(的)上”对译满语动词条件式后缀-qi表原因
1.1.4.6“(的)上”表原因,无对译满语成分
1.2方位词“里/里头”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2.1“各处+里”组合中的“里”
1.2.2“里头”的特殊用法
1.2.2.1“里头”表示对人的关系或态度
1.2.2.2“里头”表示一定范围
1.3方位词“跟(根)前”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4处所词“(的)去处”的特殊用法及其满语来源
1.4.1“(的)去处”表示时间
1.4.2“(的)去处”表抽象的处所义
二三种满汉合璧文献中用汉语方所词对译满语与位格成分-de等的原因
2.1汉语方所词与满语与位格成分-de等语义上的相通性
2.2汉语方所词与满语与位格成分-de等句法上的一致性
三 三种满汉合璧文献中汉语方所词特殊用法在有清以来汉语中的使用状况
3.1方所词特殊用法在有清以来汉语中的使用和发展概况
3.1.1止步于旗人汉语
3.1.2扎根于汉语
3.2方所词特殊用法在汉语中去留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J]. 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2]元代直译体文献中的原因后置词“上/上头”[J]. 祖生利. 语言研究. 2004(01)
[3]元代白话碑文中方位词的格标记作用[J]. 祖生利. 语言研究. 2001(04)
[4]甲骨文方位词研究[J]. 甘露. 殷都学刊. 1999(04)
[5]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 李宇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博士论文
[1]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 刘艳红.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85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8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