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期间汴京城内流言传播与官府应对
发布时间:2022-07-19 14:16
靖康期间,北宋首都汴京流言四起,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影响较大的流言有"朝廷弃京师""金军行迹""六贼恶行""燕人为细作"等,这些流言对战时社会秩序、政府政策制定等方面产生影响。官府对流言传播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在流言产生、传播初期,采用揭榜通衢、公布信息等方式劝导民众;在流言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后,采用诛杀传播者的强制措施,扼制流言传播。但在"金军行迹""钦宗扣押"流言传播时,北宋政府仓促应对,反而造成城中秩序混乱。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流言详情
第一,朝廷弃京师。
第二,燕人为细作。
第三,“六贼”恶行。
第四,金军行迹及暴行。
第五,政治弊病。
二、政府应对流言的态度及措施
(一)揭榜通衢,公开信息,劝谕民众
(二)捕杀造谣者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徽宗:“昏庸之君”与他的时代[J]. 包伟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2]李纲与姚平仲劫寨之战[J]. 顾宏义. 军事历史研究. 2002(03)
[3]靖康党论与“靖康之难”[J]. 罗家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3)
[4]靖康内讧解析[J].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5]宋钦宗和他的四名宰执[J]. 王曾瑜. 学习与探索. 1999(06)
[6]台谏与宋代权臣当政[J]. 贾玉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7]北宋晚期政治简论[J]. 王曾瑜. 中国史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66356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流言详情
第一,朝廷弃京师。
第二,燕人为细作。
第三,“六贼”恶行。
第四,金军行迹及暴行。
第五,政治弊病。
二、政府应对流言的态度及措施
(一)揭榜通衢,公开信息,劝谕民众
(二)捕杀造谣者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徽宗:“昏庸之君”与他的时代[J]. 包伟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2]李纲与姚平仲劫寨之战[J]. 顾宏义. 军事历史研究. 2002(03)
[3]靖康党论与“靖康之难”[J]. 罗家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3)
[4]靖康内讧解析[J].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5]宋钦宗和他的四名宰执[J]. 王曾瑜. 学习与探索. 1999(06)
[6]台谏与宋代权臣当政[J]. 贾玉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7]北宋晚期政治简论[J]. 王曾瑜. 中国史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663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6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