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理性追求与范式塑造:郑国祭祀遗址编钟形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1 11:27
  形制分析是青铜编钟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11套编钟外部形态极为相似,传统的考古类型学难以记录和表达同一器别内细微的形态差异,统计学标准差的方法则能深入到编钟设计的微观层面。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编钟展示了春秋时期郑国的礼乐文明,其在编钟设计、制作方面有着独特的规范和与众不同的体系,充分体现了郑国编钟特有的范式,及其设计与制造者在编钟范式塑造方面的理性追求。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统计学标准差应用于编钟的原理及方法
二、镈钟与纽钟形制标准差分析
    (一)1号坎镈钟
    (二)1号坎纽钟
        第一,中行1号坎A组的总体标准差在0.01至0.07之间,B组在0.02至0.08之间。
        第二,纽钟的浑圆度通过得以体现,前者代表舞部浑圆度,后者则代表口部浑圆度。
        第三,纽钟正、侧面外侈度通过得以体现。
        第四,编钟的修长度通过得以体现。
        第五,关系到于口弧曲的幅度。
三、郑祭编钟形制总体特征
    (一)镈钟
    (二)纽钟
        第一,形制有所差别。
        第二,每坎A、B两组纽钟的形制更为统一。
        第三,郑祭纽钟与《凫氏》所载钟形保持相同的规律特点。
四、新郑出土其他编钟形制
    (一)镈钟
    (二)纽钟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计学标准差在钟类乐器分析中的操作方法及意义——以形制分析为例[J]. 隋郁.  艺术探索. 2017(06)
[2]《周礼·考工记·凫氏》两种解读方式之比较[J]. 隋郁.  中国音乐. 2011(01)



本文编号:3674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74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