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新疆准噶尔蒙古军事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0 02:55
准噶尔蒙古的军事文化是卫拉特蒙古人中的准噶尔部在17至18世纪特殊的社会生存环境中,由于社会的嬗变、文化的演化与军事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产物,也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一个分支。准噶尔蒙古民族文化与西域军事文化(主要是蒙古-察合台汗国军事文化)、中原军事文化和西方军事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构成了准噶尔蒙古军事文化的特质,并影响着其发展与变迁。本论文尝试通过对包含了军事制度文化、军事行为文化、军事精神文化等部分的准噶尔蒙古军事文化探讨,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辩证唯物历史观,以求初步揭示这些文化现象背后投射出的新疆准噶尔蒙古部军事实践由强盛到衰落的发展规律、进而分析其原因,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剖析新疆准噶尔蒙古民族军事活动领域的各种矛盾,从中得出关于符合新疆准噶尔蒙古军事文化现象的一般性结论。从本质上讲,本论文之主旨在于研究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军事文化图景,任何社会集团和政治实体的军事文化它既是人类军事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也是历史军事活动经验的沉淀和积累,其生成不可避免地有着特定的地域痕迹,在发展过程则必然受到与其相关的文化体系的影响,是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它文...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三、研究对象范畴的限定
四、研究时空逻辑
五、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概述
(二) 国内研究概述
注释
第一章 军事制度
一、指挥体制
(一) 汗权
(二) 军权承继
(三) 军事决策
二、体制编制
(一) 军政组织
(二) 组织结构
(三) 军人阶层
三、战争动员
(一) 兵员征调
(二) 物资征调
四、卡伦制度
(一) 卡伦设立
(二) 卡伦制度
(三) 卡伦职能
注释
第二章 战略战术
一、指导思想
(一) 军事哲学:敬天
(二) 建军思想:尚武
(三) 作战思想:进攻
二、军事战略
(一) 因势趋利
(二) 机动速胜
(三) 迂回战略
(四) 兵行诡道
(五) 重视火器
三、作战战术
(一) “谍侦”先行
(二) “曼古歹”战术
(三) 因地设计
(四) 夜营盗马
(五) 里应外合
(六) 断道掩护
(七) 不利则退
注释
第三章 军事训练
一、围猎和训练
(一) 传统习俗
(二) 军事属性
(三) 围猎训练
二、治军严格
(一) 坚强意志
(二) 号令严明
(三) 战纛文化
三、军事奖惩
(一) 知人善用
(二) 奖勇惩怯
注释
第四章 法制文化
一、蒙古族军事立法的历史考察
(一) 第一阶段:“大札撒”时期
(二) 第二阶段:联盟立法时期
(三) 第三阶段:法制并行时期
二、法典诞生的环境背景
(一) 历史背景
(二) 形成过程
三、法典蕴涵的军事文化
(一) “汗权神授”转向“军制立威”
(二) 向外征伐转向扩张与防卫并重
(三) 军民合一转向专业化军备
(四) 原始军纪转向赏罚有度
四、历史影响
注释
第五章 军事后勤
一、战争后勤观
(一) “简随易行”的战争后勤观
(二) “以战养战”的后勤保障观
(三) “因粮于地”的后勤谋略观
二、武器装备
(一) 冷兵器
(二) 火器
三、蒙古战马
(一) 蒙古战马的特点
(二) 蒙古战马的训练
(三) 蒙古战马的骑行战术
四、战争储备和供应
(一) 农业
(二) 手工业
(三) 随军保障
注释
第六章 藏传佛教与军事文化
一、角色登场——格鲁教与准噶尔部世俗政权建立紧密的军政教联系
(一) 投身佛门形成规制
(二) 册封汗王宗教“法号”
(三) 活佛转世贵族世家
二、角色建构——格鲁教参与准噶尔部战争实践活动
(一) 遥控准部作战行动
(二) “居中调解”冲突纠纷
(三) 改变军事哲学伦理内涵
三、角色冲突——格鲁教势力陷入宗教与世俗“角色错位”的困境
(一) 诱导准噶尔部发动战争
(二) 充当军事间谍内应力量
(三) 直接参与重大作战行动
四、角色失败——藏传佛教从军政公权力领域回归宗教领域
五、总结
注释
结语
附录:经典战例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15492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三、研究对象范畴的限定
四、研究时空逻辑
五、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概述
(二) 国内研究概述
注释
第一章 军事制度
一、指挥体制
(一) 汗权
(二) 军权承继
(三) 军事决策
二、体制编制
(一) 军政组织
(二) 组织结构
(三) 军人阶层
三、战争动员
(一) 兵员征调
(二) 物资征调
四、卡伦制度
(一) 卡伦设立
(二) 卡伦制度
(三) 卡伦职能
注释
第二章 战略战术
一、指导思想
(一) 军事哲学:敬天
(二) 建军思想:尚武
(三) 作战思想:进攻
二、军事战略
(一) 因势趋利
(二) 机动速胜
(三) 迂回战略
(四) 兵行诡道
(五) 重视火器
三、作战战术
(一) “谍侦”先行
(二) “曼古歹”战术
(三) 因地设计
(四) 夜营盗马
(五) 里应外合
(六) 断道掩护
(七) 不利则退
注释
第三章 军事训练
一、围猎和训练
(一) 传统习俗
(二) 军事属性
(三) 围猎训练
二、治军严格
(一) 坚强意志
(二) 号令严明
(三) 战纛文化
三、军事奖惩
(一) 知人善用
(二) 奖勇惩怯
注释
第四章 法制文化
一、蒙古族军事立法的历史考察
(一) 第一阶段:“大札撒”时期
(二) 第二阶段:联盟立法时期
(三) 第三阶段:法制并行时期
二、法典诞生的环境背景
(一) 历史背景
(二) 形成过程
三、法典蕴涵的军事文化
(一) “汗权神授”转向“军制立威”
(二) 向外征伐转向扩张与防卫并重
(三) 军民合一转向专业化军备
(四) 原始军纪转向赏罚有度
四、历史影响
注释
第五章 军事后勤
一、战争后勤观
(一) “简随易行”的战争后勤观
(二) “以战养战”的后勤保障观
(三) “因粮于地”的后勤谋略观
二、武器装备
(一) 冷兵器
(二) 火器
三、蒙古战马
(一) 蒙古战马的特点
(二) 蒙古战马的训练
(三) 蒙古战马的骑行战术
四、战争储备和供应
(一) 农业
(二) 手工业
(三) 随军保障
注释
第六章 藏传佛教与军事文化
一、角色登场——格鲁教与准噶尔部世俗政权建立紧密的军政教联系
(一) 投身佛门形成规制
(二) 册封汗王宗教“法号”
(三) 活佛转世贵族世家
二、角色建构——格鲁教参与准噶尔部战争实践活动
(一) 遥控准部作战行动
(二) “居中调解”冲突纠纷
(三) 改变军事哲学伦理内涵
三、角色冲突——格鲁教势力陷入宗教与世俗“角色错位”的困境
(一) 诱导准噶尔部发动战争
(二) 充当军事间谍内应力量
(三) 直接参与重大作战行动
四、角色失败——藏传佛教从军政公权力领域回归宗教领域
五、总结
注释
结语
附录:经典战例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1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4015492.html
上一篇:元代奎章阁书画鉴藏的历史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