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读〈山海经〉》与隆安之乱
发布时间:2025-02-11 10:53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或以为类似《远游》,或以为寓意刘裕篡晋。通过对诗作意蕴、与史实关联等分析,此诗应当作于王恭被杀之后的隆安三年(399)孟夏,旨在感慨晋孝武帝时"巨猾肆威暴""其国有放士",因而导致隆安初年内乱迭起、朝政不可收拾的乱象。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读〈山海经〉》意蕴的学术观点辨议
二、《读〈山海经〉》后五首的意蕴
三、《感士不遇赋》为《读〈山海经〉》提供的旁证
四、《读〈山海经〉》与历史事实的关联
本文编号:403315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读〈山海经〉》意蕴的学术观点辨议
二、《读〈山海经〉》后五首的意蕴
三、《感士不遇赋》为《读〈山海经〉》提供的旁证
四、《读〈山海经〉》与历史事实的关联
本文编号:4033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403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