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对关东文化的历史贡献
本文关键词:满族对关东文化的历史贡献
【摘要】:满族作为东北少数民族中一个卓越的代表,以自己特有的民族贡献丰富了关东文化的内涵,推动了关东历史文化的发展。在满族文化与关东文化的互动交融中,满族文化的很多特点和风情已经内化为关东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关东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满族文化的烙印。文章结合满族的历史贡献,从关东历史的发展,冰雪文化的形成,饮食文化的创造,民俗风情的展示等方面探究满族在关东文化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满族 关东文化冰雪 历史贡献
【基金】: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项目:关东文化与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0W-M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满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东北历史的发展、东北地域的开发、关东文化特征的形成、关东与中原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关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萌;《红楼梦》文化批评的反传统特征与清朝的“首崇满洲”[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2 胡菁惠,吴本荣;老舍小说的北平文化意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黄德烈;;论牡丹江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4 金良生;满族建筑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范立君;;“闯关东”与东北区域语言文字的变迁[J];北方文物;2007年03期
6 李莉;;涵化:清入关后的满汉文化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孙浩宇;;谈纳兰性德诗词的“关东题材”及其民族文化心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8 王海霞;;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9 梁莹;;盛京三陵的文化价值[J];沧桑;2010年04期
10 邓奕,毛其智;北京旧城社区形态构成的量化分析——对《乾隆京城全图》的解读[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婕;;试论恭王府神殿布局及祭祀典制[A];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策;刘树松;;太平军北伐前后北方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3 王鸣;张强;;清末女装色彩文化与当代流行价值[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朝格满都拉;;蒙古地区山祭与社会变迁——以若干典型的山祭为例[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5 孙静;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7 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爽;满族萨满教衰落的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曲圣琪;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的精神家园——叶广芩小说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志红;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吴凤玲;辽东满族的仪式与象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王天军;远游者的壮丽回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杨柳;清朝旗地制度及其法律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翟艳霞;乾隆十三年剃发案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闫超;满族萨满教历史存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戴克良;清前期盛京八旗王公贵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福文;满族建筑文化的旅游价值与开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迎华;;满族文化点滴谈[J];黑河教育;2009年04期
3 张佳讯;钩古稽沉 俾为信史──评《满族文化史》[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10期
4 衷肠;满族文化研究管窥——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1期
5 张佳生;满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李志杰;抚顺清前史暨满族文化国际研讨会[J];满族研究;1999年04期
7 子禾;赵阿平教授等赴五常进行满族文化、经济考察[J];满语研究;2003年02期
8 张佳生;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上)[J];满语研究;2003年01期
9 马国栋;略论老舍作品中的满族文化气质[J];满族研究;2004年01期
10 张明;李林;;浅析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辽沈地区满族文化为例[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鹤;吕海平;;满族文化对沈阳城市景观形态的影响[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学成;王焯;;关于保护和开发沈阳经济区满族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凤霞;霍伟;;延安时期党的学习活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4 杨子才;;为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作出重大历史贡献的施琅[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5 王雁;张儒婷;赵朗;;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沈阳建成文化中心城市[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修兵;满族文化抢救开发项目在京启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敏娜;“满乡”何日名实符[N];辽宁日报;2010年
3 王志昌;打造“首都北大门”的民族文化风景线[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程丽红 李树果;鞍山市政协委员建议 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刘云;首届云南省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杨贵东;省满族文化暨旅游文化研讨会在伊通召开[N];四平日报;2010年
7 王付友;保护抢救满族文化[N];吉林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涛 邸文辉;抢救满族语言 保护满族文化[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刘朝晖 杨贵东;伊通参与上海世博会吉林活动周取得良好效果[N];四平日报;2010年
10 杨春风 本报记者 孟凌云;满族文化与风俗的生动展示[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凯;满族“消失”了吗?[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苏华;延安出版业研究(1937-1947)[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白燕;满汉文化交融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杨秀华;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虞晓勇;隋代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婷;《儿女英雄传》的满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彭玉斌;战火硝烟中的文学生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10 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化战略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蒋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新中国形象的历史贡献[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陈玉;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晓莉;满族皇室婚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胡俊峰;论无党派人士的主要历史贡献[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彩素;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贡献[D];武汉大学;2004年
8 朱保刚;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狄丽娜;丁文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梁鹤;贺绿汀钢琴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0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3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