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社会生活史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50至70年代的中国大陆,生活史的研究成果少得可怜。社会生活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上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社会生活史成绩突出,但是近来学者并不满意目前的研究现状,力求有所突破。社会生活史是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联接社会各部分的历史,生活史研究的最大价值,应当是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生活史立足于民众的日常活动,镶嵌于社会组织、物质生活、岁时节日、生命周期、聚落形态中。注意社会分层,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也必不可少。生活史的研究带来视角与方法的变化,可以从习以为常发现历史,从日常生活来看国家,挑战传统史料认识,从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考察民族关系与进行不同文明比较,阐述社会变迁。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 生活方式 以人为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度基金资助项目《明代日常生活》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在中国历史的研究里,生活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上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一般来说,生活史的概念多使用“社会生活”一词,或倾向于将社会史与生活史糅合在一起,实为社会史;或强调生活史有别于社会史,接近“日常生活史”①的概念。由于“社会生活”一词的含义较为模糊,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旭;社科院重点课题“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又有新成果[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年02期
2 胡悦晗;谢永栋;;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述评[J];史林;2010年05期
3 张舜徽;;中国文明的历程[J];文史知识;2011年09期
4 常建华;;明清史研究的若干新进展[J];历史教学;1992年08期
5 庄华峰,王先进;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10期
6 曲秀全;;中国社会史研究对象之我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赵毅;常金仓;;评新版《中国文化史》[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3期
8 韩晓燕;评赵世瑜著《吏与中国传统社会》[J];历史研究;1995年04期
9 李民;袁广阔;;谦虚、勤奋、审慎、严谨:李民先生访谈录[J];南方文物;2009年03期
10 范荧;张烨;谢玲玉;汪芳;朱倩;赵黄;翟瑞芳;凌翠萍;翁越;张晶晶;;论题:先贤祠祀及其社会功能——以苏松地区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庄建;日常生活史:从城市地图到清明上河图[N];光明日报;2009年
2 常建华;能不忆江南?[N];光明日报;2008年
3 吕杰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美国Dartmouth College历史系;从分流到合流 从边缘到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户华为;走向多元开放的社会史[N];光明日报;2009年
5 娄建勇;一本关于“游戏”的历史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文编号:53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3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