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桢《史通评》编纂考
本文关键词:李维桢《史通评》编纂考
【摘要】:关于李维桢、郭孔延、《史通》三者之间的关系,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错误较多,不足尽据。李郭二人是各自撰写自己评论《史通》的著作的,并没有相约著书,不存在年轻的郭孔延为年长的李维桢续作评释的情况,相反倒是郭孔延写作在前,李维桢反在其后。郭孔延是依据李维桢提供的张之象校刻本《史通》修订其书的,并非没有见到张之象刻本。李维桢也应该是依据这一刻本来撰写其书的。二人著作的合刊本不是出自二人之手,而是出自第三者。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淮扬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李维桢 郭孔延 张之象 《史通》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通》文献集成与研究”(14BZS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史通》是刘知^~(661-721)在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写成的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从此直到八九百年后的明代后期,才出现对其全书注释与评论兼备的研究著作,这就是郭孔延(1575-?)的《史通评释》。作为郭孔延父亲郭子章的好友,李维桢(1547-1626)也写作了一部评论《史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绪敏;;论明清时期《史通》的流传、整理和研究[J];史学月刊;2008年11期
2 张三夕;;取精用宏 钩深致远——评张振s睢妒吠阕ⅰ穂J];史学史研究;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玲;;析王鸣盛对刘知几和司马光治史旨趣的推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刘海波;谢贵安;;郭孔延《史通评释》探析[J];理论学刊;2013年09期
3 时培磊;;求精求新 继往开来——读《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前三卷[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刘亮;;浅议作为概念的“官修”与“私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王秋月;;史学史视野下的中外史学关系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李金华;;《山左金石志》的编纂及其学术意义[J];齐鲁学刊;2014年01期
7 王嘉川;;陆深《史通会要》“摭刘知几之精华”吗?[J];齐鲁学刊;2014年03期
8 舒习龙;;私人文献所涉之近代官修史书研究评析[J];求索;2014年09期
9 王俊才;;官修、私撰双轨运行与求真、致用理念冲突——谈中国传统史学的生命力[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笑龙;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森;萧一山的史学理论与实践[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柴瑞娟;北宋史官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岂海静;三朝《筹办夷务始末》编纂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涛;清末日本政法考察类著述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薛艳伟;两晋史官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利英;;论李维桢的诗学思想[J];长城;2009年12期
2 王逊;周群;;论李维桢诗论的“折衷”特色[J];长江论坛;2009年04期
3 李玉栓;;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中的诗社[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4 查清华;李维桢对明代格调论的突破与创新[J];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01期
5 徐利英;;李维桢生平志趣述考[J];作家;2009年22期
6 吴兆龙;徐彬;;李维桢谱序研究——兼论李成梁籍贯[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徐利英;周榆华;;李维桢诗歌的辨体批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薛愈;关于万历《山西通志》的一些问题[J];晋阳学刊;1997年01期
9 王逊;;明“七子派”后学论宋元诗——以末五子为中心的考察[J];文艺评论;2011年10期
10 沈仁国;;金天会二年进士辑补[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斌;龙膺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全莉莉;锦州地区清末和民国时期画家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8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7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