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圣诞”在中国:一个名称背后的社会文化迁移

发布时间:2017-08-04 08:30

  本文关键词:“圣诞”在中国:一个名称背后的社会文化迁移


  更多相关文章: 圣诞 近代 名词 社会文化


【摘要】:名词称谓是话语表达的基本元素,其具体蕴含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一个具体名词称谓的演变往往也就是社会文化历史的轨迹。作为中国本土固有词汇的"圣诞",在遭遇异质文明冲击的裂变时代到来之后,其原有的多重内涵出现了断裂与延续并存的局面。西方的"洋圣诞"在中国日渐生根成长,而在世变中延续的圣人信仰则在整体上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式微。这个传统词汇内涵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迁移的某些特质。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圣诞 近代 名词 社会文化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圣诞”一词并非近代舶来的新名词,而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常用语汇,直到近代之后才有了指代耶稣诞辰的含义。“圣诞节”亦复如是。作为固有词汇的“圣诞”、“圣诞节”,包含着传统社会的信仰、文化、生活等具体层面的内容,其中包含着中华本土社会的人文价值意蕴。近代以来,作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志择;;从“外国冬至”到“圣诞节”:耶稣诞辰在近代中国的节日化——以《申报》为基础的考察[J];学术月刊;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李延年;马玉坤;;是捍卫人性尊严,并非趣味低级——《聊斋志异·犬奸》新解[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3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夏宇旭;;金代农业科学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7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陈学霖;;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培建;新编《全金诗》补正[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庆;;近代“国货年”运动史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4期

2 赵有田;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3 王俊斌;;近代历史上的“走西口”[J];山西档案;2007年05期

4 ;关羽为什么被人称为财神爷[J];文史博览;2009年05期

5 葛建男;;近代历史人物公关思想略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吴桐叶;;从头打量藏着的中国[J];全国新书目;2002年12期

7 范立君;谭玉秀;;近代“闯关东”移民外在特征探析[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8 宋惠昌;;“国学热”中的沉思[J];理论参考;2007年07期

9 王援朝;中国通史(一)学习指要及复习要求[J];当代电大;1996年10期

10 韦国友;中国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考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助理、编审 府建明;尘封的与遮蔽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李冬君;为什么“大”中国被“小”日本侵略?[N];南方周末;2005年

3 王铭铭;非洲努尔人的裂变与中国封建论的“反拨”[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熊芳亮 (作者单位:国家民委政法司);“治”与和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刘畅;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二次会议结束[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窦新颖;博客圈推动“国学”走向大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7 陈卫平;如何发掘并实现儒学的当代价值[N];解放日报;2011年

8 张剑锋;驻京办、掣签法与影响成本[N];学习时报;2010年

9 黄晓峰;金观涛谈个人观在中国的变迁[N];东方早报;2010年

10 文化部党组成员 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谈谈中华文明的几个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安会;观念重构与社会变迁:土改中的怨恨动员研究(1946-1952)[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春华;傅斯年改造思想略论[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8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18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