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道教三官司命考述
本文关键词:六朝道教三官司命考述
【摘要】:三官司命是早期天师道对传统司命信仰的创造性发展,此一信仰在六朝道教不同经系中发展态势不同,既呈现差异,又相互交融,虽有历史演变,但传统内核潜蕴其中。六朝天师道传统一脉三官司命发展主要体现在上章仪式和定期斋戒之中,显示出该信仰复杂化趋势,而此期灵宝经系对三官司命信仰吸收亦集中表现在科仪方面。六朝上清经派则别创新三官说,与冥界说相结合,并将三官司命纳入上清司命神系,由司命真人统领,体现出传统三官司命信仰的新转变,由此使该信仰别具特色。
【作者单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关键词】: 六朝 道教 三官司命
【分类号】:B958;K207
【正文快照】: 传统司命信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复杂多变的形象[1]。道教在充分融摄传统司命信仰之时,承袭了传统司命复杂多变的形象,并以司命监察善恶的传统宗教伦理和价值判断体系作为道教司命信仰的思想基础。同时,道教各派基于各自教义亦对司命诸神进行改造,形成既有联系又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王竞;;王斱《四六话》与古代骈文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石亚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以曹操、诸葛亮、袁准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10 吴恩培;;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奉祀的六朝文士看吴地文化的嬗变[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喜饶尼玛;央珍;;试论藏族地区的关帝崇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德安;;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教育与现代科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赤银忠;;南阳汉画中的内丹修仙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彭峥;《曾国藩全集·书信》谦敬婉词研究与《谦词敬词婉词词典》修订[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吕瑞;中医古籍中治疗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放;六朝民间著述的兴起[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01期
2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兼论全国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J];农业考古;1984年01期
3 卢海鸣;六朝时期南京方言的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 傅兆君;;六朝江南封建地主庄园向城镇的转变[J];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02期
5 傅璇琮;漫谈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材料建设[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02期
6 宜禾;;大土地经营与六朝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05期
7 邱敏;;六朝纺织业述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8 彭秀忠;漫话博士[J];文史天地;2005年03期
9 庐陵;;“六朝军事与战争”学术讨论会在九江举行[J];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06期
10 杨世文;;丛书的起源[J];文献;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飞翔;;中国隐逸史述略[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2 黄杰;;中国古代教门及其影响[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庆典;十世纪前中国纪历文化源流[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强;汉魏六朝家谱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官士刚;汉魏六朝赀税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20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2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