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五城兵马司与明代京师治安管理

发布时间:2017-08-05 00:18

  本文关键词:五城兵马司与明代京师治安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五城兵马司 城市治理 权力分配


【摘要】:在帝制时代,京师乃天子居住之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政治内涵及战略地位,合理的机构设置对确保京师安全及平稳运转意义重大,因而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明代仿袭元制,设置五城兵马司作为京师专职治理机构。五城兵马司为东、西、南、北、中五兵马指挥司之简称,南京五城兵马司成型于洪武二十三年,永乐二年设北京兵马指挥司,永乐七年仿南京之制设五城兵马司,永乐十八年析五城兵马司为东、西、南、北、中五兵马指挥司,至此兵马司之设大致定型。五城兵马司职责颇繁,计有抓捕盗贼、巡视风火、管理市场、清理街渠、检验尸伤、编审铺户、赈恤灾贫等项。 本文通过史料梳理,展现明代五城兵马司之建制、沿革、人员构成、职掌等内容。同时通过分析五城兵马司与北京其它治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五城兵马司在京师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及实际作用,揭示明代京师治理体系中的权力分配与权力结构。 本文认为:五城兵马司是明代京师治理的重要机构之一,其主要管辖范围为京师五城。明前期五城兵马司的职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渐次增多的态势,到弘治年间基本确定了其主要的职责范畴。京师治理体系庞大而复杂,宫城、皇城、京城各自设有相应的治理机构。在京师五城,除五城兵马司之外,涉及到的主要治理机构还有巡城御史、厂卫、六部、顺天府宛大二县及巡捕营,它们与兵马司存在职权交叉,因而需要在处理具体事务时配合、协调。互不统属的设置理念本为分权与制衡,却也带来了权责不明,造成了权力的滥用与侵夺,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京师治理的高效化。五城兵马司因位小职卑,所属权力往往受到高层权力体的侵蚀,从而被派加其职责范畴之外的役使,其中尤以厂卫及巡城御史为甚。行政系统的五城兵马司之职权被作为监察力量的巡城御史和作为皇权及特务政治代表的厂卫侵夺,反映出明代监察和特务权势过大的权力设置特征,折射出皇权在京师治理中的强势掌控力。到明中后期,,由于京师居民不愿坐铺、京师实际治理任务量的增加以及五城兵马司自身渎职枉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兵马司的治理功效颇受削弱。
【关键词】:明代 五城兵马司 城市治理 权力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D6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 选题缘起9
  • (二) 相关研究述评9-12
  • (三) 研究目标与方法12-13
  • 第一章 明代五城兵马司的沿革与职能13-27
  • 第一节 北京都城地位的确立及五城区域之划分13-16
  • 一、 北京都城地位的确立13-14
  • 二、 北京城的修建及五城区域划分14-16
  • 第二节 五城兵马司的设置及沿革16-17
  • 第三节 五城兵马司的人员构成、选任及考核17-20
  • 第四节 五城兵马司的职能20-27
  • 一、 城市治安21-22
  • 二、 市政管理22-25
  • 三、 赈恤灾贫25-26
  • 四、 其它职能26-27
  • 第二章 五城兵马司与北京相关治理机构的关系27-40
  • 第一节 北京治安管理机构略论27-28
  • 第二节 五城兵马司与都察院(巡城御史)28-31
  • 第三节 五城兵马司与巡捕营31-33
  • 第四节 五城兵马司与厂卫33-35
  • 第五节 五城兵马司与顺天府(宛大二县)35-37
  • 一、 分工与协作35-36
  • 二、 交替与侵夺36
  • 三、 京兆之令,不行于坊司36-37
  • 第六节 五城兵马司与六部37-40
  • 一、 五城兵马司与吏、兵二部37-38
  • 二、 五城兵马司与礼部38
  • 三、 五城兵马司与工部38-39
  • 四、 五城兵马司与刑部39
  • 五、 五城兵马司与户部39-40
  • 第三章 从五城兵马司看明代京师治安管理40-47
  • 第一节 京师治安管理中的权力结构40-43
  • 第二节 五城兵马司在京师治安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43-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大成;;明代北京经济述略[J];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2 高寿仙;明代北京街道沟渠的管理[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高晓波;;明代北京户政管理中的治安职能[J];武陵学刊;2010年04期

4 赵毅;铺户、商役与明代城市经济[J];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04期

5 高寿仙;明代北京城市人口数额研究[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高寿仙;;明代北京城市恤政考述[J];明史研究论丛;2004年00期

7 唐文基;;明代的铺户及其买办制度[J];历史研究;1983年05期

8 陈茂山;试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气[J];史学集刊;1989年04期

9 李洵;;公元十六七世纪的北京城市结构[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4期

10 韦占彬;;论明代京城治安管理的机制与措施[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吴晓龙;《醒世姻缘传》与明代世俗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晓波;明代北京治安管理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廖元琨;明代锦衣卫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2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22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